益陽道中
山行將半載,兩過益陽軍。
廢宅消兵燹,荒田照夕曛。
馬沖松嶺霧,鳥動竹溪云。
心為陶甄迫,寒泉耳倦聞。
山行將半載,兩過益陽軍。
廢宅消兵燹,荒田照夕曛。
馬沖松嶺霧,鳥動竹溪云。
心為陶甄迫,寒泉耳倦聞。
我在山中行走將近半年,兩次路過益陽軍。廢棄的住宅在戰火中消失,荒蕪的田地被夕陽余暉映照。馬在奔跑中沖散松嶺上的霧氣,鳥的飛動驚起竹溪邊的云。我的心被世俗事務逼迫,連寒泉的聲音都聽得厭煩了。
半載:半年。
益陽軍:宋代行政區劃名。
兵燹(xiǎn):因戰亂而造成的焚燒破壞等災害。
夕曛:落日的余暉。
陶甄:原指燒制陶器,這里比喻世俗事務、世事。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描繪的戰亂后景象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戰亂頻繁的時期。詩人在山中行走,路過益陽軍,目睹戰爭帶來的破壞,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戰亂后的社會慘狀和詩人內心的疲憊。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為研究當時社會狀況和詩人心境提供了素材。
何處簫聲墜月明,天風吹亂武夷情。嬋娟萬里秋如水,吾欲乘槎問太清。
土塵飛不盡,四野撲衣來。側想羅浮上,梅花應盡開。何人翻雪浪,有客傍瑤臺。為問溪橋水,騎驢日幾回。
清源見雪又迎鑾,天遣愁腸一再寬。杯酒自堪供燮理,瓊樓誰切念高寒。孤村乞火還趨市,小艇求魚巧溯湍。詔許寧親歸有日,緘書先遣報平安。
煙碧帶霜紅,秋深處處同。晚晴山更好,詩在野航中。
窈窕奇峰疊古苔,望秦嶺外勢徘徊。巨靈非疋休期刻,毛女為鄰合往來。傅粉微茫春雪在,墮鬟浮動曉云開。好邀上雒王常侍,時就巖前飲一杯。
維摩病士意超然,邊腹便便但晝眠。共說平時忙底事,烹茶煮藥過殘年。
大茅峰頂見日出,煙樹云林宿雨收。萬里澄江凈如練,卻從天際識歸舟。
廟前來認碧蔥蘢,大業誰欽李守功。波上霓虹呼不起,舉杯空酹一江風。
老不謀身望子公,少年豪氣想元龍。倚松庵下香嚴路,今日書來第一封。
水部才名世所傳,平生舊事付新鐫。青箱累葉承先慶,玉署重輝啟嗣賢。天上樓成曾有夢,人間鶴去不知年。只今隴草悲仙吏,歲歲春風泣杜鵑。
把酒吊往跡,茫茫幾鹿游。興亡兩國夢,感慨一臺秋。戰葉風仍亂,爭流江未休。傾城美人事,殘堞暮云愁。
鳳歷新頒紀建文,初元正旦上晴暾。一人圣德敷皇極,萬物光輝沐湛恩。家世傳來書滿案,賓朋致賀酒盈尊。太平如此誠難值,只愿年年子又孫。
吳峰頂畔市煙霏,裁脫紅塵便翠微。城外春山城里色,樹根流水樹頭飛。逶迤踏月疑沾屩,?窱藏云暗濕衣。解道丁家留鶴蛻,至今華表未聞歸。
彈子離筒箭別弦,凡胎此日亦升天。驅云逐霧同騎鶴,御氣凌虛已列仙。云貴莽蒼奔萬馬,蜀都渺邈隱微煙。遐荒游目方愉悅,忽見春城撲眼前。
退墨零箋筆不停,寒窗辛苦十年燈,此中消息得天能。用色由來如用墨,生枯燥濕驗虛靈,煉成爐火自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