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隱居士贊
僧之形,人之英。
何所作兮畦衣常披,何所說兮玉麈常橫。
世情悠悠兮若秋云之淡,胸次了了兮懸秋月之明。
其稟也靈,其施也平。
六窗自虛,萬象自呈。
斯何人歟,豈不入山林而隱,不濯滄浪而清者耶。
僧之形,人之英。
何所作兮畦衣常披,何所說兮玉麈常橫。
世情悠悠兮若秋云之淡,胸次了了兮懸秋月之明。
其稟也靈,其施也平。
六窗自虛,萬象自呈。
斯何人歟,豈不入山林而隱,不濯滄浪而清者耶。
有著僧人的外形,卻是人中英杰。做什么呢?常常披著僧衣;說什么呢?常常手持玉麈。世間的情事悠悠,如秋天云朵般淡薄;心中明明白白,似懸掛著秋月般清朗。他天性靈慧,為人公平。感官自然清虛,萬物自然呈現。這是什么樣的人啊,難道不是那種不進入山林隱居,不投身滄浪之水也能保持高潔的人嗎?
畦衣:僧衣。
玉麈:玉柄拂塵,魏晉清談家常持的一種道具,后也為高雅者所執(zhí)。
悠悠:形容情事久遠、漫長。
胸次:心中。了了:明白、清楚。
稟:稟賦、天性。
六窗:佛教語,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濯滄浪:出自《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表示潔身自好。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作者遇到或聽聞了這樣一位超凡脫俗的山隱居士,有感而發(fā)寫下此贊,以表達對這種高尚品格的推崇。
這首贊文主旨是贊美山隱居士的高尚品質。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塑造出人物形象。在文學上,它體現了對超凡脫俗精神境界的追求,豐富了古代人物贊文的內容。
屏列郡南隅,
子真常此憩。
雨欲澤人間,
云霞先掩蔽。
委心任運夢魂安,所欠無過未蓋棺。
方丈書巢盤馬磨,半生家產釣魚竿。
妻孥累重支吾拙,朋好愆多補救難。
回首中朝全盛日,茫茫已作上皇看。
天柱安危未易聞,星光河影隔重云。
桂華誰信黃金落,瓊樹虛傳白玉分。
十二闌干新布置,三千歌舞舊同群。
何繇雙翼歸龍馭,南岳山移北岳文。
昨日南陽今淅川,馳驅不敢恨華顛。
久披褐布是居士,時著斑衣猶少年。
系屧記尋幽徑竹,泛舟憶近碧池蓮。
笑君與我渾相似,目病鰥鰥夜不眠。
經時山川浪跋履,半夜衣裳時倒顛。
塵土最能催白首,風波祇會送流年。
寂寥彭澤門栽柳,蕭灑東林社結蓮。
語及故鄉(xiāng)歸未得,看云步月欲忘眠。
寒食楊花似雪花,
分題賡詠惠連家。
呼童好鑿匡山石,
新火敲烹雨后茶。
一簇墻陰綠正繁,
不依朱戶傍雕欄。
竹光苔色深相映,
只許閒人靜處看。
東風吹我海門遙,十斛蒲帆飽未消。
水底怪龍爭吐日,天邊雌霓急吞潮。
石溪短塔才能見,黃浦來船不可招。
快意人生幾回事,苦煩昨日住山橋。
是平分春色,夢草池塘,暖風簾幕。昨夜三臺,燦天邊芝角。自是君家,慶流澤遠,降生申崧岳。厚德溫良,高才粹雅,淵源學博。
何事丹墀,尚淹闊步,未許中原,少勤方略。且對笙歌,醉黃金錯落。蕊洞珠宮,媚人桃李,趁青春綽約。
綠意紅情,成陰結子,五云樓閣。
血戰(zhàn)荊江障賊鋒,無端讒嗔困英雄。
念親不隔關山夢,憂國常懷畎畝忠。
早歲交游今改事,少年豪舉晚收功。
碧油談笑多新句,倘值南云寄便鴻。
西山來爽氣,萬籟自然秋。
樹色經霜老,嵐光向晚浮。
清高偏拔地,蒼翠待尋幽。
極目遙天凈,何時得壯游。
君叔真信士,慷慨事戎行。
按刃書遺表,猶能薦段襄。
居然置我北高峰,回首滄波幾萬重。夜永枕孤人又遠,涼天鴻雁渺燕蹤。
辛苦尋詩憐不寐,凄涼聞笛足相思。彷徨倚遍闌干角,知在山深在水湄。
一擔黃卷一疲驅,兩鬢飄蕭酒一壺。為問樂天何所樂,出山還解在山無。
靜如入定冷如冰,茅店荒雞劇可憎。贏得秋風塵鋪面,扁舟明日又西陵。
年時有夢到江南,遙指鞭絲近石函。聽說六朝愁里過,蘭成蕭瑟我何堪。
人影西斜暮色微,蕭條滿目思依依。
漫空云作糊涂態(tài),撼樹風施跋扈威。
嶺背林喧寒鵲噪,溪頭水急晚潮歸。
回途倍覺陰霾甚,山市家家晝掩扉。
花落錢塘,江流闊、潮痕初漲。問足下、何由至此,布帆無恙。倏爾波濤如夢里,跫然屐齒來天上。恰湘湖、蒪菜十分肥,為君餉。
西湖畔,春波漾。疏柳外,歸樵唱。有青油畫舫,鳥程佳釀。風暖遙傳靈隱磬,天晴急策韜光杖。倚危欄、百尺看銀塘,龍蛇狀。
俄辭紫蓋峰,行邁從迤邐。
尚懷棲鳳堂,清風灑蘭砌。
日日賦詩頻,吟邊興有神。
秋花隨地好,疑是夢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