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閣檐摧李監仁甫得湖北漕用溫公故事作小詩送之
臺門屋壞中丞去,
秘閣檐摧少令歸。
賴有溫公遺事在,
故應早晚入黃扉。
臺門屋壞中丞去,
秘閣檐摧少令歸。
賴有溫公遺事在,
故應早晚入黃扉。
御史臺的房屋損壞,中丞離任;秘閣的屋檐坍塌,少令回歸。幸虧有司馬光的舊事作為范例,所以應該很快就能進入中書省任職。
臺門:御史臺的門,這里可能代指御史臺相關機構。
中丞:官名。
秘閣:宮廷藏書之處。
少令:可能指官職較低的令官之類。
溫公:指司馬光。
遺事:過去遺留下來的事跡。
黃扉:指宰相官署,這里代指宰相之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當時秘閣屋檐坍塌,友人李監仁甫得到湖北漕的職位,詩人可能是根據司馬光的類似經歷創作此詩,表達對友人的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對友人李監仁甫的仕途表示安慰和期許。其特點是運用典故,借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相贈、表達情感和期許的社交文化。
念念念兮入惡易,念念念兮入善難。
念經念佛能一般,愛河竭處生波瀾。
言公少年真法器,白晝不出夜不睡。
心心緣經口緣字,一室寥寥燈照地。
沈檀卷軸寶函盛,薝卜香熏水精記。
空山木落古寺閑,松枝鶴眠霜霰干。
牙根舌根水滴寒,珊瑚搥打紅瑯玕。
但恐蓮花七朵一時折,朵朵似君心地白。
又恐天風吹天花,繽紛如雨飄袈裟。
況聞此經甚微妙,百千諸佛真秘要。
靈山說后始傳來,聞者雖多持者少。
更堪誦入陀羅尼,唐音梵音相雜時。
舜弦和雅熏風吹,文王武王弦更悲。
如此爭不遣碧空中有龍來聽,有鬼來聽,亦使人間聞者敬。
見者敬,自然心虛空,性清凈。
此經真體即毘盧,雪嶺白牛君識無。
山空蕙氣香,乳管折云房。
愿值壺中客,親傳肘后方。
三更禮星斗,寸匕服丹霜。
默坐樹陰下,仙經橫石床。
萊氏道已遠,懿妻德彌清。
一遁囂煩趣,永契云壑情。
祿位非所重,拂衣遂遐征。
杳然從我愿,豈為物所攖。
太項冥虛極,微遠不可究。
稟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孔父慙至理,顏生賴真授。
泛然同萬流,無跡世莫覯。
爰從太微上,肆覲虛皇尊。
騰我八景輿,威遲入天門。
既登玉宸庭,肅肅仰紫軒。
敢問龍漢末,如何辟乾坤。
怡然輟云璈,告我希夷言。
幸聞至精理,方見造化源。
士安逾弱冠,落魄未修餙。
一朝因感激,志學忘寢食。
著書窮天人,辭聘守玄默。
薄葬信昭儉,可為將來則。
停驂太儀側,整服金闕前。
肅肅承上帝,鏘鏘會群仙。
鴻??發靈香,廣廡張鈞天。
玉醴洽中座,霞膏充四筵。
良期無終極,俛仰移億年。
大禹受禪讓,子高辭諸侯。
退躬適外野,放浪夫何求。
萬乘造中畝,一言良見酬。
俋俋耕不顧,斯情邈難儔。
眾仙仰靈范,肅駕朝神宗。
金景相照曜,逶迤升太空。
七玄已高飛,火煉生珠宮。
余慶逮天壤,平和王道融。
八威清游氣,十絕舞祥風。
使我躋陽源,其來自陰功。
逍遙太霞上,真鑒靡不通。
紫臺宵漏竭,青門曙鼓通。
輕霞照復道,徐吹轉相風。
玉鸞光萬騎,金輿郁五戎。
鳴笳猶度闕,清蹕尚喧宮。
云旗亂陌紫,羽斾雜塵紅。
百城歸北麗,兩漢久慚雄。
吾曹陋薄技,余慶洽微躬。
平原已起洛,印手亦還豐。
得奉衣冠盛,仍觀書軌同。
猶言待封告,未忍向華嵩。
太伯全至讓,遠投蠻夷間。
延陵嗣高風,去國不復還。
尊榮比蟬翼,道義侔崇山。
元規與峻節,歷世無能攀。
孫登好淳古,卉服從穴居。
彈琴合天和,讀易見象初。
終日無慍色,恬然在玄虛。
貽言誡叔夜,超跡安所如。
臧叟隱中壑,垂綸心浩然。
文王感昔夢,授政道斯全。
一遵無為術,三載淳化宣。
功成遂不處,遁跡符沖玄。
逸轡登紫清,乘光邁奔電。
閬風隔三天,俯視猶可見。
玉闥摽敞朗,瓊林郁蔥蒨。
自非挺金骨,焉得諧夙愿。
真朋何森森,合景恣游宴。
良會忘淹留,千齡才一眄。
峻朗妙門辟,澄微真鑒通。
瓊林九霞上,金閣三天中。
飛虬躍慶云,翔鶴摶靈風。
郁彼玉京會,仙期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