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盤冢宰奏功入京
北闕趨環佩,南都報治成。
百僚師揆度,四海仰均平。
輕舸過天蕩,高標拂月明。
此行應簡在,天子舊知名。
北闕趨環佩,南都報治成。
百僚師揆度,四海仰均平。
輕舸過天蕩,高標拂月明。
此行應簡在,天子舊知名。
大臣帶著環佩前往京城宮殿,從南都傳來治理有成的消息。百官以他為榜樣遵循法度,天下人都敬仰他處事公平。輕快的小船駛過天蕩湖,他高尚的品格如拂過明月。此次入京應會被天子銘記,因為天子早就知曉他的聲名。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這里代指京城。
趨:前往。
環佩:古人衣帶上所系的佩玉,這里代指大臣。
南都:可能指當時南方的重要都市。
治成:治理有成。
師:以……為榜樣。
揆度:法度。
均平:公平。
天蕩:可能是湖名。
高標:高尚的品格、風范。
簡在:指被天子銘記。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在大臣治理南都取得顯著成效后,奉調進京時創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發展階段,朝廷需要有能力的大臣來進一步推動政務。詩人或許與這位大臣相識或欽佩其才能,故而寫詩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大臣治理有方且品格高尚,突出其在朝廷和民間的影響力。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意象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對官員才能和品德的重視。
雨冷風酸數日強,老懷不可更禁當。春寒幸自歸將去,喚取重來是海棠。
攲煙裛露暗香濃,曾記瑤臺月下逢。萬里春回人寂寞,玉顏知復為誰容。香嚴童子沈薰鼻,姑射仙人雪作膚。誰向天涯收落蕊,發君顏色四時朱。
傳里詩筒兩度過,河源君子近如何。甘棠晝永迷青野,芳杜春深覆綠波。兩地頗同多枳棘,九州何處奏弦歌。唯應知己情難舍,早晚疏蹤入薜蘿。
雨收遵水滸,衛卒擁歸鞍。灘淺輕舠滯,泥新步屧難。諸峰云樹凈,百鷺雪翎乾。東渡留宣湛,相逢故舊歡。
云淡風輕,傍花隨柳,將謂少年行樂。高閣林間,小車城里,千古太平西洛。瞻彼泱泱,言思君子,流水儼然如昨。但清游、天際輕陰,未便暮愁離索。長記得、童冠相隨,浴沂歸去,吟詠鳶飛魚躍。逝者如斯,吾衰甚矣,調理自存斟酌。清廟朱弦,舊堂金石,隱幾似聞更作。農人告我事西疇,窈窕掛書牛角。
猶記高樓訣別詞,叮嚀別后少相思。酒能損肺休多飲,事決臨機莫過遲。漫學東方耽戲謔,好呼南八是男兒。此情可待成追憶,愁絕蕭郎鬢漸絲。
東屯西屯云晝陰,上關下關淮水深。淮水好從天上去,美人不見愁人心。
晝篆螢行香半殘,隔闌翠柳拂疏煙。勿論塵土東華客,著我僧氈聽雨眠。
酒伴他鄉亦未稀,開樽得月共相依。程途過半方知遠,秋色平分倍覺輝。醉里頓忘身是客,醒來惟有露沾衣。獨嫌夜靜南枝鵲,不逐游人向北飛。
曾上青天極,能驅白日輪。目中輕世界,足下蹴星辰。元氣回千古,真風亙八垠。青牛披綠甲,白馬滾紅塵。待掃欃槍去,方知億萬春。
黃帽唱歌江水生,遠山相送近山迎。晚涼坐待船頭月,風順潮平正好行。
小姑近在水中央,薜荔為衣蘭佩香。翡翠奮翼青霞光,宛其螓首蛾眉長。紫金芙蓉出綠波,白玉臺鏡開青螺。涉江浩蕩興無極,臨風窈窕揚清歌。大姑阿姨寄傳語,相望煙波奈何許。日暖江南滿白蘋,金釵落地湍風起。
塵沙無日不春陰,伏枕偏驚抱病心。憂國暗催青鬢改,避名翻愛碧山深。水禽聲動寒猶咽,風柳條長弱未禁。客去客來門自掩,老夫渾欲謝冠簪。
冰入春風漲御溝,上林花氣欲飛浮。未央屋瓦猶殘雪,卻為祥云映日流。
處處江山起戰塵,谷城猶可著閑身。還將天下安危計,都付橋邊進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