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
搜攪微茫到物初,
解衣盤礴便扶疏。
歲寒節節曾參透,
不負剛明一寸虛。
搜攪微茫到物初,
解衣盤礴便扶疏。
歲寒節節曾參透,
不負剛明一寸虛。
深入探尋那幽微渺茫之境直至萬物初始,解開衣衫、不拘形跡地作畫,筆下竹子枝葉扶疏。在歲寒時節對竹子的氣節已參透領悟,絕不辜負竹子剛直明潔、中空有節的品質。
搜攪:深入探尋、思索。
微茫:幽微渺茫的境界。
物初:萬物的初始狀態。
解衣盤礴:指行為不拘禮節,形容畫家作畫時的自由灑脫狀態。
扶疏:形容竹子枝葉繁茂、錯落有致的樣子。
歲寒:指寒冷的冬天,常用來比喻困境、艱難的環境。
節節:既指竹子的竹節,也寓意著氣節。
剛明:剛直明潔。
一寸虛:指竹子中間是空的,象征著虛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對人生有了一定感悟,渴望堅守自身品格的時期。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不良風氣,詩人借畫竹、贊竹來表明自己的志向。
這首詩主旨是借竹言志,突出特點是以畫竹過程為線索,展現對竹子氣節的贊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傳統文人借物抒情、表達自我追求的創作風格。
少健有力入云耕,耕云不怕山重重。歲時伏臘追社集,照水自愛雙頰紅。三十馀年廢田舍,芋魁豆飯忘乃翁。誓歸復講舊生計,無謂我不如老農。翠麥鋪茸不罅土,白白紅紅花日許。我行未盡天之涯,馬足輿肩已辛苦。時名入手無一掬,昔年虎章今化鼠。疾歸灌畦蔬換肉,無謂我不如老圃。
獵獵云旗擁,蕭蕭邊馬鳴。臨洮三萬里,大半受降城。
瀟湘楓落鱖魚肥,楚客懷歸未得歸。頻望鳳城詢北使,尚聞龍舸駐南畿。驚心關塞旌旗閃,旅食江湖諫疏稀。本乏涓埃裨郡國,擬將勛業付漁磯。
何處風煙似我園,且將蕭散樂馀年。向來已不憂三黜,老去誰能羨九遷。門外往還惟白足,里中游舊盡華顛。竹林已是幽棲地,只恐風流愧七賢。
燕語銅樓淑景移,鏡臺香冷玉盤螭。書傳王母三青鳥,針度天孫五綵絲。江浦見蓮難覓藕,石枰尋子未圍棋。獨憐鸚鵡知人意,飛傍琵琶索荔枝。
王堂華餞可逢春,遠道馀寒柰故人。楚國旌麾臨使者,漢家封建睦懿親。展帆湘渚云千疊,侍綵鐘山酒百巡。嘉會何因強參逐,空疏曾不愧儒紳。
一笠風煙望故山,石梁流水尚潺潺。投林輸爾鞭先著,待月愁予身未閒。遠接湖光高筑室,近穿松徑自為關。聽猿更有幽懷在,分付溪云留半間。
蛻骨藏真傳此巖,土花石黛已?毿。那能縣綆探金槥,下搗龍宮萬仞潭。
未羨山陰雪夜舟,越王城外有瀛洲。千尋浪捲四時雨,八面風生六月秋。蕩槳客來先起鶴,渡杯僧過不驚鷗。憑虛縱目云霄近,北望長安天際頭。
藩府當年高筑垣,只今節署寂無喧。建牙列將為威劫,索餉諸軍起訴冤。主客遂成同室斗,調停翻藉異方言。夜來忽又修龍戰,腸斷誰憐失木猿。
痛徹蒼天淚若翻,仰天長訣竟何言。三生不負同心約,一死難忘結發恩。妝鏡塵生遺粉黛,泉臺月冷照香魂。玉堂展卷題貞烈,千載芳名表墓門。
聊追鄴城友,躧步出蘭宮。法侶殊人世,天花異俗中。鳥聲不測處,松吟未覺風。此時超愛網,還復洗塵蒙。
幽人抱高尚,結屋城南坰。琴書有馀暇,山林無俗情。春蘭被后圃,秋鞠麗前榮。幽香適何來,微風相與清。竟日澹相對,不為塵慮嬰。逍遙一室內,庶以全吾生。
瓷畫瓷都早享名,更聽瓷樂出清聲。始知今古奇聞外,美妙猶多未發明。
長年朱墨明窗下,自笑膏肓不可為。賣菜區區苦求益,君房他日更應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