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史殿撰吳之平挽章二首 其二
生長均江左,游從集豫章。
官曹推掃溉,人望極軒昂。
讜論暌違后,休聲涕淚傍。
鳳池綸綍手,揮翰發幽光。
生長均江左,游從集豫章。
官曹推掃溉,人望極軒昂。
讜論暌違后,休聲涕淚傍。
鳳池綸綍手,揮翰發幽光。
都生長在江左地區,交往聚集在豫章。在官場上被推崇為清廉有為之人,在眾人眼中形象極其軒昂。直言正論之后彼此分離,美好的名聲讓人不禁落淚。您本是起草詔書的能手,即便離去也依然散發著光芒。
江左:江東,長江下游以東地區。
游從:交往,交游。
豫章:古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一帶。
官曹:官吏辦事的地方,泛指官府。掃溉:本指清掃洗滌,這里引申為清廉有為。
人望:眾人的仰望。
軒昂: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
讜論:正直的言論。暌違:分離,分別。
休聲:美好的名聲。
鳳池:即鳳凰池,原指禁苑中池沼,魏晉南北朝時中書省設于禁苑,掌管機要,接近皇帝,故稱中書省為鳳池。綸綍:指皇帝的詔書。
揮翰:揮筆,指寫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右史殿撰吳之平去世后,詩人為表達對他的悼念而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穩定,吳之平在官場和社會上有一定的聲譽和影響力,詩人與他有一定的交往,故而寫下挽章。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吳之平,突出了他為官清廉、形象軒昂、直言敢諫以及才華出眾等特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挽詩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春初一臥歷炎暑,又見新涼起天宇。西風曾不憐我愁,頻向疏欞送寒雨。
觀水須觀瀾,監水必監止。清漪不受觸,風定略無滓。時以喻方寸,太虛融眾理。客來如問津,須君親指似。
嫣然桃李滿山開,云里高崖撲面來。俯看深淵千丈遠,此身忽若到天臺。
我讀落齒詩,穎尾老歐九。漱泉吟不妨,崩山勢何有。熊車載二馀,尚足蕩群丑。而況豪俊賢,且歌將進酒。
爵再獻兮誠正精,虛室白兮靈府澄。震雷迅兮神靡驚,七鬯安兮端不傾。犧樽圭瓚兮兩楹,太羹元酒湛且明。民與嘉貺國與禎,千古萬古恒不攖。神兮神兮予爾盟。
金樽醉倚,正粉梅乍坼,勒住新寒。細雨半簾,銀屏斜掩畫樓閑。花枝欲媚春人眼,香紅輸卻酡顏,翠荒云冷,蔫嬌繡軟,便覺人頑。悄悄韶年暗換,又流鶯院落,薄照江關。燕子未歸,飛花無那,怕憑欄。梨云閣夢天涯晚,酒醒重憶家山。故園春在,芳風二十四番。
隔春初見到炎陬,黃綬翩翩彩鹢舟。化雨自應沾國內,狂瀾何意涌峰頭。堯封旸谷寧無日,禹跡維揚尚此州。欲洗舊污迎茂宰,先教滄海故橫流。
疏槐宮院罷朝天,淮海干戈有歲年。未厭西風吹幾杖,每依南斗望樓船。新豐車馬黃塵里,故國園林白露前。歸夢忽醒寒漏迥,綺窗斜掛玉嬋娟。
天道悠且長,人命一何促。百年未幾時,奄若風吹燭。嘉賓難再遇,人命不可續。齊度游四方,各系太山錄。人間樂未央,忽然歸東獄。當須蕩中情,游心恣所欲。
惟德聰明,知遠察微。執中御世,仁威并施。其德嶷嶷,其色郁郁。式修厥身,九有咸服。
公子風流更可人,仙家問訊柳湖春。煩公甕下一杯水,洗我胸中百斛塵。
能承仁愛起春霖,作宦天南白發心。姓字月中高闞澤,文章社里得東林。豐神聽我傳孤韻,杖履因人寄好音。最健風輪堪住劫,扶桑云氣涌盤金。
乘潮爭向荔枝磯,袨服明妝擁若飛。游女游龍相出沒,不知若個弄珠輝。
風色微和日晝明,小欄花卉新芽生。行人不是愛春物,一見芳叢似有情。
海棠紅映梨花白,拄杖芒鞋繞屋檐。深樹提壺空好語,無人沽酒送陶潛。風枝雨葉春無賴,石徑芳茨晝不開。綠竹筍高人未覺,紫荊花謝我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