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詩社泰和年會之什 其五 吉安謁文信公紀念館偶感
青簡豐碑重節臣,
江山陵替往來春。
儻教失國皆輕死,
吾族早應無一人。
青簡豐碑重節臣,
江山陵替往來春。
儻教失國皆輕死,
吾族早應無一人。
史冊和豐碑都敬重那些有氣節的臣子,江山興衰歷經了無數個春秋。倘若國家滅亡時大家都輕易赴死,那我們民族早就沒人了。
青簡:古代用以書寫的竹簡,借指史冊。
豐碑:高大的石碑,這里象征對節臣的紀念。
節臣:有氣節的臣子。
陵替:衰落、衰敗。
儻:倘若、假如。
作者在參加江右詩社泰和年會期間,前往吉安文信公(文天祥)紀念館瞻仰,有感于文天祥等節臣的事跡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重視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傳承,作者通過此詩表達對民族氣節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民族氣節的重要性和傳承意義。其特點是借古喻今,引發對民族生死存亡和精神傳承的思考。在當代詩詞創作中,體現了對傳統精神文化的弘揚。
金風淅瀝葉飛黃,獨倚殊姿逞艷陽。誰道化工無鑒別,故應奇特屬花王。
上天一何慘,盛夏忽霜飛。竟奪慈母去,焉用此身為。空馀白云念,無復彩戲時。一恨一灑血,何以報春暉。
黃鐘起葭琯,王樹華寶宴。清交寡常流,鏗辭表時彥。盈盈勸浮蛆,裊裊簪綵燕。雅服稱儀新,嘉蔬列鄉薦。香銷神用舒,棋覆心罷戰。培花候奇識,煮茗遂清咽。虛幌云度英,空檐冰落線。永言悅書玩,亦豈慕盤饌。塵蹤合浮萍,芳歲惜流箭。念此遠道逢,□人久懷羨。
驚濤拍岸臨無地,遠壑藏舟別有天。風舉酒旗黃帽舞,雨拋魚網綠蓑眠。機心起滅浮漚外,世事昏明返照邊。安得杖拿相印可,碧蘆深處小延緣。
不知天數為何物,忠孝唯求死即休。只此一言才出口,遂令亂賊永含羞。
何年進入玉華宮,香到君王紫禁楓。月府歸來衫袖冷,蟾蜍滴露洗秋紅。
經濟心猶壯,清羸疾易傷。那知兩楹奠,遽失萬夫望。家有詩書積,墳無金玉藏。誰知幅巾斂,曾佩上公章。
愛君芙蓉嬋娟之艷色,色可餐兮難再得。憐君冰玉清迥之明心,情不極兮意已深。朝共瑯玕之綺食,夜同鴛鴦之錦衾。恩情婉孌忽為別,使人莫錯亂愁心。亂愁心,涕如雪,寒燈厭夢魂欲絕。覺來相思生白發,盈盈漢水若可越。可惜凌波步羅襪,美人美人兮歸去來,莫作朝云暮雨兮飛陽臺。
江南水闊疑無地,漢北風高忽似秋。鴻雁定應驚悄悄,麒麟何許泣幽幽。步兵阮籍唯耽酒,隱士龐公不入州。敢饜朝盤惟苜蓿,封侯渾是爛羊頭。
云游何所圖,只為一大事。事了早歸來,和我休歇去。
中坻出盤陀,曲突非刻畫。仙翁碾玉塵,盈甌試春色。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數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
寂寂霜天下,寒砧搗月明。長安十萬戶,一夜盡秋聲。
清標燦蕣華,幽意同枯木。五岳一孤筇,三峨一茆屋。筆帶錦江錦,囊攜玉山玉。人言蜀道難,柰此摩天鵠。
嶺上高秋生火云,往雷送雨忽紛紛。鷓鴣更叫空山里,縱是無愁亦厭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