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總兵征西
山西名將好男兒,報國丹心一劍知。
貔虎銜枚嚴號令,犬羊寒膽避旌旗。
九重雨露朝承詔,八陣風云夜出奇。
此去西羌應坐困,功臣充國早班師。
山西名將好男兒,報國丹心一劍知。
貔虎銜枚嚴號令,犬羊寒膽避旌旗。
九重雨露朝承詔,八陣風云夜出奇。
此去西羌應坐困,功臣充國早班師。
山西有位名將是好男兒,他一心報國的赤誠丹心只有手中的劍知曉。軍隊如貔虎般銜枚疾進,號令森嚴,讓敵人如犬羊般膽寒,躲避著我軍的旌旗。他早晨承受著朝廷的恩澤與詔令,夜晚如八陣圖般變幻風云出奇制勝。此次出征西羌,敵人定會陷入困境,希望他能像功臣趙充國一樣早日凱旋。
貔虎:比喻勇猛的軍隊。銜枚:古代軍隊秘密行動時,讓士兵口中橫銜著枚(像筷子的東西),防止說話,以免敵人發覺。犬羊:比喻敵人。九重:指帝王居住的地方,這里代指朝廷。雨露:比喻朝廷的恩澤。八陣:指古代的八陣圖,是一種作戰陣法。充國:指趙充國,西漢名將,曾平定西羌,晚年主動提出罷兵屯田,對鞏固邊防貢獻很大。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當時可能處于邊疆有戰事,朝廷派遣楊總兵出征西羌的背景下。詩人或許與楊總兵相識,出于對其的贊賞和對國家軍事行動的關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楊總兵的報國之心和軍事才能,祝愿他出征獲勝。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豪邁,形象地描繪了軍隊出征的場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當時送別出征將領詩歌的風格特點。
雨里西風已倦游,老懷悲感不禁秋。
世無阮籍誰青眼,今有杜陵人白頭。
雁擺行知兄弟義,燕營巢為子孫謀。
誰憐湖海飄蓬客,只影孤燈相對愁。
聞君有奇氣,千巖在胸中。
歲晚攜甘旨,歸以獻乃翁。
乃翁松柏姿,深村侶樵農。
風塵了不識,七十顏如童。
舉桉各華發,抱孫戲花叢。
境閑意易足,食淡神常豐。
乃知世網外,宇宙皆空同。
仰山千歲酒,彩袖圍春風。
幽居少塵事,贏得一身閑。
竹屋無人到,柴門盡日關。
斜陽明晚浦,落葉瘦秋山。
隔水雙飛鷺,忘機自往還。
狺狺多楚狗,何處續離騷。
草徑無塵入,秋峰與節高。
菰香清野飯,柳色老宮袍。
笑問劉安鼎,相看已二毛。
管城二子樣尖新,分惠山房勝餽金。
淮兔拔毛夸匠巧,魯魚正字見功深。
抄書未得纖毫力,握管難忘一寸心。
揮翰玉堂無夢到,雅宜茅屋寫清吟。
山風吹酒醒,秋入夜燈涼。
萬事已華發,百年多異鄉。
遠城江氣白,高樹月痕蒼。
忽憶憑樓處,淮天雁叫霜。
浴蠶沙溪水,采桑玉山巔。
絲成白棱棱,膠作烈婦弦。
烈婦何所言,弦中意纏綿。
一說鸞影孤,二訴雛巢穿。
巢穿尚可葺,影孤恨終天。
有食不自肥,眾禽仰喉咽。
真宰憫其疲,勞役盡弛蠲。
及今雛長成,雛群亦蹁躚。
朝陽照巖林,枯槁生光妍。
黃蘗誰謂苦,鐵石誰謂堅。
請君屏俗耳,聽我沙溪篇。
老樹老且枯,數柯枝綴之。
蟲來食其葉,藤來纏其皮。
幸然根本堅,未至甚離披。
風霜既無損,雨露猶見私。
如何烏鳥輩,同巢自傾危。
鬭擊翼似斧,啄傷嘴如錐。
樹色歲時減,樹力日夜衰。
回頭試一顧,但可相扶持。
是身虛空中,如云本無有。游行又其寄,縱樂安得久。
嵌巖大磈質,镵削奇鬼手。棟宇起何年,名稱出誰口。
憶昔扳藤蔓,凌空訝雞狗。疏疏石生窾,剡剡室懸斗。
乘峻開棧梯,緣明掛窗牖。豈無題壁堂,多逢斫畬叟。
賢侯韋平家,雅韻王謝友。驪珠百四十,模寫已八九。
坐我南樓床,澆我北海酒。人生主客意,如此豈云偶。
風花命浮沉,木雁天可否。悠然付一噓,山靈倘回首。
山險疑無路,縈回一徑通。
鐘聲寒瀑外,塔影夕陽中。
窗出茶煙白,爐分葑火紅。
禪房遇耆舊,清話數宵同。
北山佳景勝南山,乘興登臨眼界寬。
樵斧伐云春谷暗,漁榔敲月夜溪寒。
一區池占林泉勝,四面天開圖畫看。
竹屋數間塵不到,主人日日憑闌干。
昭陽舊恨逐風飄,歲晚山中霜露饒。
彭澤歸來空自老,中原舞破為誰嬌。
返魂碧海熏初炷,宿酒沈香暈不消。
亦是前身曾捧硯,品題因得入詩瓢。
鞭影拖云入帝京,少年正好作功名。
不辭驛騎三千里,欲奮鵬摶九萬程。
白玉樓中揮翰墨,黃金臺上被恩榮。
何須折柳送行色,只寫詩篇話別情。
山色青邊屋,幽深稱隠居。
瓶梅香筆硯,窗雪冷琴書。
壁有先賢像,門無俗客車。
代耕惟舌在,何必耦長沮。
千載東籬有晉香,客床風雨夢潯陽。
白頭湖海孤心在,青眼詩書舊味長。
哭兀已知懽此廈,溫柔何必老為鄉。
殷勤還祝南山壽,歲歲梅花歲歲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