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山八景為伍國開賦 其一 竹間亭
伐竹結小亭,
還在竹林下。
倘有子猷來,
清陰堪共把。
伐竹結小亭,
還在竹林下。
倘有子猷來,
清陰堪共把。
砍來竹子搭建了一座小亭,它就位于竹林之下。倘若有像王子猷那樣愛竹的人到來,這清幽的竹蔭可以一起共享。
伐竹:砍伐竹子。
子猷:即王徽之,東晉名士、書法家,他愛竹成癖。
清陰:指清涼的竹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伍國開可能是詩人的友人,駝山有此八景,詩人為其賦詩。當時詩人或許身處駝山這清幽的竹林環境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竹間亭的清幽之景,突出了環境的寧靜高雅。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捕捉和表達。
珠亡忽震蛟龍睡,軒敝寧忘犬馬情。親拾寒瓊出幽草,四山風雨鬼神驚。
一抔自筑珠丘土,雙匣猶傳竺國經。獨有春風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前幾吠鴉。水到蘭亭轉嗚咽,不知真帖落誰家。
珠鳧玉雁又成埃,斑竹臨江首重回。猶憶年時寒食祭,天家一騎捧香來。
寶杖親攜掛翠纓,
徘徊常繞玉階行。
轉身就父無標的,
拈卻花冠不得名。
滾滾胡塵黯四方,忍看鱗介易冠裳。
最難義俠求滄海,如此河山對夕陽。
流血千秋儕武穆,復仇九世重齊襄。
鋤非兩字分明記,耿耿精靈倘未亡。
眾竅為噓萬竅號,
調調未定見刁刁。
畫風雄筆君須繼,
北海南溟捲紫毫。
次第看山山萬變,
層巒疊嶂況斜陽。
似將淡墨摹山態,
不是秋天明凈妝。
春滿天街夜色酣,綺羅香結霧漫漫。
試燈簾幕深藏暖,掃雪樓臺淺帶寒。
寶騎驕嘶金騕裊,翠翹醉倚玉闌干。
江云忽斷笙歌散,幾點妝梅落舞鸞。
并育乾坤浩蕩春,太倉粒米渺然身。
盟追洛社風流古,言契金蘭臭味真。
同異渾忘心外跡,親疏相愛義中仁。
若教東魯無君子,未必能成尚德人。
風。
偃草,飄蓬。
過竹院,拂蘭叢。
柳提搖綠,花徑飛紅。
青缸殘燄滅,碧幌嫩涼通。
漆園篇中竽籟,蘭臺賦里雌雄。
無影迥隨仙客御,有情還與故人同。
平生高潔董冰如,老至雙棲水果湖。
門對珞珈山不遠,人攜辯證法同居。
國風譯好詩情重,血壓防高菜味殊。
有客叨煙兼擾酒,黃昏雙送上街車。
聽說竹軒趣,清幽盡此房。
春禽一聲杳,夏簟五更涼。
落雪鳴寒玉,啼螀泣古簧。
因君詩意到,欲罷不能忘。
混沌本冥冥,泄為洪川流。
雄哉大造化,萬古橫中州。
我從西北來,登高望蓬丘。
陰晴乍開合,天地相沈浮。
長風卷繁云,日出扶桑頭。
水凈露鮫室,煙銷凝蜃樓。
時來會云翔,道蹇即津游。
明發促歸軫,滄波非宿謀。
插將莖草地逾幽,況有長松溪水流。
四面盡容千指繞,一勞便可百年休。
梧桐已種寧憂鳳,江海無機自任鷗。
何日雨花峰頂上,愿隨龍象一抬頭。
踏雨來相訪,云歸曉入城。
山空龍窟冷,雪霽蜆窗明。
草軟煙波綠,牛閒鐵笛清。
老禪何所有,只此足平生。
萬里瀧源天上來,乘槎仙子幾時回。
客星午夜犯牛女,煙雨一竿歸釣臺。
白發未消湖海氣,清風半入云濤堆。
蓑衣醉臥黃昏后,一枕江聲鼻息雷。
姚魏紛紛殆百家,天香一出自無嘩。
傷多莫厭扶頭醉,貴少翻嫌滿眼花。
康樂舊聞宜水竹,翰林新調帶煙霞。
從渠草木呈新巧,終愧吾公正且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