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隱者圖
六王昔崩蕩,秦帝按劍興。虎爭四十年,方隅為之平。
豪氣竟未已,用民如不勝。因河既為池,起洮復堅城。
嘉哉諸老翁,攜手西山行。避世往不返,逍遙塵外情。
明星備灑掃,巨靈為友朋。饑食玉井蓮,手攜三秀英。
世事一朝變,龍蛇復縱橫。石火咸陽焚,蟻聚成皋爭。
致身青云外,顧視不為驚。萬期乃須臾,安知谷為陵。
爾來見圖畫,真氣猶冥冥。世人但蓬蒿,安知鴻鵠征。
桃源迷去路,蓬萊浪知名。異時三峰游,會當慰平生。
六王昔崩蕩,秦帝按劍興。虎爭四十年,方隅為之平。
豪氣竟未已,用民如不勝。因河既為池,起洮復堅城。
嘉哉諸老翁,攜手西山行。避世往不返,逍遙塵外情。
明星備灑掃,巨靈為友朋。饑食玉井蓮,手攜三秀英。
世事一朝變,龍蛇復縱橫。石火咸陽焚,蟻聚成皋爭。
致身青云外,顧視不為驚。萬期乃須臾,安知谷為陵。
爾來見圖畫,真氣猶冥冥。世人但蓬蒿,安知鴻鵠征。
桃源迷去路,蓬萊浪知名。異時三峰游,會當慰平生。
從前六國崩潰動蕩,秦始皇按劍興起。諸侯如虎爭斗四十年,四方才得以平定。秦始皇的豪氣仍未止息,使用民力無度。以黃河為護城河,從洮水開始修筑堅固城墻。那些老翁真好啊,攜手向西山走去。避世一去不回,逍遙于塵世之外。明星為他們灑掃,巨靈神成為他們的友朋。餓了吃玉井的蓮花,手中還帶著三位仙人。世事一朝改變,龍蛇又開始縱橫爭斗。咸陽如石火般被焚毀,成皋處如蟻聚般爭戰。他們置身青云之外,看到這些也不為所動。漫長的歲月在他們看來只是須臾,哪里會知道山谷會變成丘陵。如今看到這幅圖畫,畫中仍透著神秘的真氣。世人如同蓬蒿般平凡,哪里知道鴻鵠的遠行。桃花源讓人迷失去路,蓬萊仙山也只是空有其名。他日定要去三峰游玩,定會慰藉一生。
六王:指戰國時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君主。
秦帝:秦始皇。
方隅:四方。
因河既為池:以黃河作為護城河。
起洮:從洮水開始。洮,洮水。
嘉:贊美。
明星:神話中的女神。
巨靈:神話中劈開華山的河神。
玉井蓮:傳說華山有玉井,生千葉蓮花。
三秀英:三位仙人。
石火:形容時間短暫,此處指咸陽被焚之快。
蟻聚:像螞蟻一樣聚集,形容人多。
萬期:漫長的時間。
冥冥:深遠、神秘的樣子。
蓬蒿:蓬草和蒿草,比喻平凡之人。
鴻鵠:天鵝,比喻志向遠大之人。
桃源:桃花源。
蓬萊:傳說中的仙山。
三峰:指華山的蓮花峰、落雁峰、朝陽峰。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看到《華山隱者圖》后,有感于歷史的變遷和隱者的逍遙而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動蕩和紛爭,作者借此表達對超脫世俗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以歷史為背景,通過描繪秦的興衰和隱者的生活,展現了世事無常和超脫塵世的逍遙。詩中運用多種表現手法,語言古樸大氣,表達了作者對隱者生活的向往和對平凡世人的感慨,在文學上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足不逾南嶺,名猶動九畿。此生甘草木,盛世識寒饑。微病支身暇,長吟了昨非。年年憂歲暮,豈獨為離悲。
此水異諸水,何來入此城?源應多秀色,流亦有清聲。古寺在其上,高僧今獨行。藤枝掛蘿壁,于此度群生。
秋入琴書爽,山齋耳目清。井邊雙柚實,墻外萬松聲。野服修黃老,微詞托墨卿。從來人事拙,原不為逃名。
病見昏花已數年,只應梅蕊固依然。誰教也作陳玄面,眼亂初逢未敢憐。
塞北罷游獵,江南思采蓮。高堂有書札,久廢東皋田。別爾漁陽路,愁懸鴻雁邊。臨觴可無贈,只此白華篇。
狂濤嚙斷綠榕堤,水沒橫橋草欲迷。我是辟蛇新行者,前林鳩鳥不須啼。
覆堤初冉冉,渡水尚遲遲。一樹梨花色,猶能似舊時。
浚池疊青山,山色落池里。上栽百歲樹,下周三折水。日夕眾鳥下,客至數魚起。助筵摘果實,開蕪種芋子。上山一以望,高城正東迤。波漾堂壁瑩,野闊登覽美。羨子善結架,多在聚景址。彼亭既孤絕,茲地何曠爾。
自折梅花插鬢端,韭黃蘭茁簇春盤。潑醅酒軟渾無力,作惡東風特地寒。
僦居同里闬,休假得經過。旅客親燈火,閒門掩薜蘿。風沙銅狄近,云氣日華多。試問王孫草,歸來興若何。
新雨晴,新月明,道人移坐臨前庭。東鄰偶有瑯璈聲,墻西雙鶴相和鳴。欣然起步春衣輕,石子階邊莎草生。松花欲黃蒲葉青,可人不來空復情。
桂館諸峰上,蘭樽二妙來。大江開夕照,陰磴積秋苔。蟬響流風急,蟲聲隱月哀。所嗟人散后,鄉夢只東回。
涼涼非敢絕斯人,僻性惟宜水石鄰。不識可行還可止,旁人休訝是知津。
幽香歇。玉龍吹徹花如雪?;ㄈ缪P蛄魉?,不勝愁絕。橫梢剪入生綃墨。翠陰青子盈盈結。盈盈結。淡煙微雨,江南三月。
蓮花一塔矗江沱,日夕微云與蕩摩。地迥可堪容大月,情深真欲蹈金波。山川郁郁芒須吐,空色冥冥影自挪。夢濕鮫人百年淚,虎門南望壯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