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哀十首 其五
鼓盆聲斷感莊生,葉落花殘蝶夢驚。
堂上月明姑舅老,眼中云散海田更。
鳥啼猿哭恨千古,地冷天寒歌一聲。
淚滴西風心欲折,鼓盆聲斷感莊生。
鼓盆聲斷感莊生,葉落花殘蝶夢驚。
堂上月明姑舅老,眼中云散海田更。
鳥啼猿哭恨千古,地冷天寒歌一聲。
淚滴西風心欲折,鼓盆聲斷感莊生。
莊子喪妻敲擊瓦盆的聲音已斷,讓人不禁感慨。樹葉飄落、花朵凋零,如同被蝶夢驚醒。堂前明月依舊,姑舅卻已年邁。眼前云朵飄散,滄海變桑田。鳥啼猿哭仿佛帶著千古的怨恨,天地寒冷,我不禁悲歌一聲。淚水滴落在西風中,心都要碎了。莊子敲擊瓦盆的聲音再次在心中回響,令人感慨萬千。
鼓盆:《莊子·至樂》記載,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后以“鼓盆”指喪妻。
莊生:即莊子。
蝶夢:出自《莊子·齊物論》,莊子夢為蝴蝶,后以“蝶夢”比喻虛幻無常的夢境。
姑舅:這里指長輩。
海田更:即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經歷親友離世或目睹世事變遷之時。詩人看到身邊人的衰老、生命的消逝以及世事的無常,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內心的感慨和悲痛。
這首詩主旨圍繞生死、世事變遷展開,表達了詩人的悲戚與無奈。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詩人對生命和世事的深刻思考。
新篁如戟草如茵,錦江風細波粼粼。忍歌三疊陽關曲,絕勝汪倫送故人。
南北舟車日往還,朝簪無奈鏡中斑。一杯復此送君去,三徑何年共我閒。長谷煙波增悵望,仰山云木待躋攀。春風坐里從容地,不似韓公始抗顏。
平岸小橋千嶂抱,揉藍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午枕覺來聞語鳥,攲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大字書便老眼,小弦聲惱閑情。養得人來疏懶,枉教天與聰明。
南軒山色最宜秋,積翠千峰宿雨收。對客無言心自得,看云忽悟世俱浮。風煙變態朝還暮,景物娛人去復留。不待淮南去招隱,便應從此賦歸休。面面晴嵐列畫屏,東君著意去經營。十分冰雪寒難到,萬古煙霞染不成。雨暗莓苔云氣合,天開金壁日華明。何時得共逍遙侶,來此吹簫引鳳鳴。空翠蒙茸月影微,晨光淡蕩照窗扉。遙瞻旸谷羲和馭,悵望西河織女機。煙草星沉收熠耀,露荷風動瀉珠璣。幽人久住看山色,不覺寒生白苧衣。洗耳巢由不可招,偶聽流水到溪橋。泠泠似恨知音少,脈脈應憐出壑遙。湘女冰弦凝欲咽,鮫人珠淚滴還消。微涓混混無晨夕,此去終當大海潮。日午樵歸已覺疲,每來亭下坐移時。歌聲谷口如相答,柯爛腰間總不知。寂寂心灰吾獨冷,營營形役予何癡。白頭名士投簪晚,輸與尋常牧豎兒。
慈竹生堂階,下有諼草花。花竹美相映,親年樂無涯。秀色上春服,清蔭延蕭齋。馴烏飛緲緲,鳴鳳聲喈喈。微風度瑤瑟,密筍供珍鮭。霜根隨地長,令德與年偕。此物良足貴,君家識可懷。
溪上千峰樹羽旄,溪灘漱玉夜聲豪。霜前鼓角凌風迥,月下樓臺隔水高。北苑九重傳貢茗,東陽千日醉仙醪。人間歲月棋邊換,歸住山中學種桃。
春力不夏勝,夏力不春淩。薦夏于天后,與春遂同升。馀此一日位,授受何繩繩。得序悠然退,自奉反無憑。所立將為嗣,責卸非其稱。相彼朱明質,宣嚴日以承。遂使氤氳澤,轉見解阜能。成茲作訛職,而得東南朋。長物者夏功,于春本無矜。得人者春德,于夏亦無增。平開任讓局,不第水火乘。時情懷知己,真如有待興。邁往雖沖赫,炎光不遽蒸。竭代終何見,乍從永晝徵。長羸效厥司,南薰日騰騰。始信轉候力,俄遣驚時膺。錯行視茲節,感變獲其恒。
行止因人定,倉皇為計非。出門雖異路,貧賤自相依。雨濕秋衣薄,風吹病骨微。昨宵曾宿別,鄉夢亦同歸。
梧桐葉老,臥枕侵晨聽細掃。短夢清幽,可恨回頭憶不留。欣然鳥語,夢里虧懷差可補。若許生翎,長作枝間化外民。
江南十月如春暉,不知北土霜霰霏。攬嶼亭前橙薦酒,瑤□嶺上汗沾衣。
姓字登科病已纏,忽聞長逝益增憐。恩榮才制新袍笏,志業空遺舊簡編。丹旐西風秋色里,白楊孤冢暮云邊。為言堂上休悲戚,恐逐修文在九泉。
上宮春色自何年,阿閣神房幾洞天。囊里定攜三秀草,懷中曾擬四愁篇。射牛漢跡今猶在,系馬吳門似杳然。七十二家論祀典,還朝可奏圣人前。
衡之山,郁蒼蒼。我有佳人,在山之陽。木難為佩兮云錦為裳,愛而不見兮我心憂傷。安得為鹍鵬,凌風置君傍。衡之山,郁蒼蒼。衡之江,清且漪。我有佳人,在江之湄。朝餐菭蘠兮夕饌江蘺,欲往從之兮我馬虺隤。安得為琴高,沿波與君隨。衡之江,清且漪。
工笛嗚嗚天宇間,曉來閑理釣魚闌。濃霜渡水凋荷蓋,甜雨侵宵長蔗竿。到眼物情皆代謝,閉門人事自清寒。此生倘向溪山老,莫問溪山舊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