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傅大司馬得旨還里 其一
杖履年來奉舊畿,歌驪忽漫送將歸。
中樞地重卿為月,初服心懸黻作衣。
海上貔貅懸指畫,尊前裘帶戀清暉。
可堪春暮秦淮道,折盡長堤柳絮飛。
杖履年來奉舊畿,歌驪忽漫送將歸。
中樞地重卿為月,初服心懸黻作衣。
海上貔貅懸指畫,尊前裘帶戀清暉。
可堪春暮秦淮道,折盡長堤柳絮飛。
多年來您持杖漫步在舊京之地,忽然唱起離歌送您回歸故里。您身處重要的中樞之位,如明月般耀眼,雖回歸初服,心中仍心系朝廷。您對海上的軍隊指揮若定,在宴會上身著裘帶留戀著美好時光。怎忍心在春暮時節(jié)的秦淮河畔,長堤上的柳絮折盡紛飛。
杖履:指老人出行用具,這里指代人。
舊畿:舊京地區(qū)。
歌驪:即驪歌,告別的歌。
中樞:指朝廷重要部門。
初服:原指未仕時的服裝,這里指辭官歸鄉(xiāng)。
黻:古代禮服上黑與青相間的花紋,這里指代朝廷官職。
貔貅:比喻勇猛的軍隊。
指畫:指揮、謀劃。
裘帶:輕暖的皮衣和腰帶,形容人的儀態(tài)雍容。
清暉:美好的時光。
可堪:怎堪、不忍。
傅大司馬可能因某些原因得到旨意回歸故里,詩人與之在舊京相識多年,在其離開時創(chuàng)作此詩送別。當時可能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但友人的離去也引發(fā)了詩人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傅大司馬,突出了友人的重要地位和軍事才能,表達了不舍之情。在文學上,以典雅的語言和豐富的意象展現(xiàn)出較高的藝術(shù)水準。
刬草根須盡,傳花葉未多。明波撐窣堵,老石臥盤陀。煨美甘分芋,蒸肥欠裹荷。醒然下山去,明月滿林阿。菜把野園送,花枝鄰巷賒。搗蟾和絳雪,騎斗弄青霞。古帖臨禽李,新詩續(xù)稻瓜。晚涼隨杖履,攜酒訪魚槎。
客中眠未穩(wěn),漏鼓聽愈真。月落烏辭樹,燈昏鼠近人。酒痕渰病肺,詩卷伴間身。側(cè)耳棋枰響,因思王積薪。
人日欣欣媚,晴風款款來。松陰雙節(jié)憩,草際一樽開。野沃青先合,山重勢欲回。春光梅柳外,莫遣杜鵑催。
巉巖支拄逼層空,矯矯真看奮玉龍。只見石連諸洞口,不知人在幾天中。鼎煙尚染仙云冷,僧米空懸布袋窮。四海一瓢休未得,青騾誰可借淩風。
萬里江天一望收,此身已到最高樓。大風起處云飛去,碧水茫茫入海流。
宸謨先自治,鄰壤憺威棱。翼翼慈寧殿,峨峨永祐陵。朔南兼覆冒,遐邇悉豐登。陰德順陽報,真人嗣中興。
青陽歸去不蹉跎,閏歲曾無一日多。柯斧爛時才頃刻,觸蠻爭處又干戈。馀生合付丹砂久,壯志其如白發(fā)何。阿閣鳳巢知在邇,春來竹實滿前坡。
勝之敦孝,聚居風動。力施衰白,食損姻眾。附姊饔飧,拒兄錄用。獨綜弦歌,羲光是弄。
吾幼從父師,所患經(jīng)不明。何嘗效侯喜,欲取能詩聲。亦豈劉隨州,五字矜長城。秋雨短檠夜,掉頭費經(jīng)營。區(qū)區(qū)宇宙間,舍重取所輕。此身儻未死,仁義尚力行。
胥江兒女多浣紗,道傍聞有莫愁家。莫愁蕩槳向何處,楊柳蕭蕭啼暮鴉。
晚起翻書日欲西,偶然乘興忘遨嬉。好書自癖非求利,掘冢才須數(shù)句詩。
長日過從興有馀,官曹乖隔欲何如。有時隱幾全忘我,幾度敲門不是予。磔磔林間鳴好鳥,斑斑花外度輕車。城東有暇還相過,賓席年來左特虛。
三五流光亦可攀,玉笙清怨不消閒。一裝好趁如云出,莫誤雞鳴急度關(guān)。
陌上秋風吹冷埃,西州門巷轉(zhuǎn)堪哀。梨花殘落刺桐死,每詣君時哭一回。
干戈離亂后,陟屺有慈親。一杖依山曲,全家愛水瀕。蠻風廢蠟臘,竹室雜岐豳。搖落傷心處,崢嶸視葛巾。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