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遇風對岸即彭澤舊縣二首
隱約山藏霧,砰訇地起雷。黑風吹海立,白雨過江來。齊樂正應爾,沛兒安在哉。雄雌誰與辨,試上楚王臺。
岸上蘆搖首,門前柳折腰。千年已陳跡,四海又驚飆。宿翳何當凈,高風幸未遙。柴桑那可見,身世且漂搖。
隱約山藏霧,砰訇地起雷。黑風吹海立,白雨過江來。齊樂正應爾,沛兒安在哉。雄雌誰與辨,試上楚王臺。
岸上蘆搖首,門前柳折腰。千年已陳跡,四海又驚飆。宿翳何當凈,高風幸未遙。柴桑那可見,身世且漂搖。
隱隱約約看到山巒藏在霧氣之中,突然大地發出如雷般的巨響。黑色的狂風把海水吹得直立起來,白色的暴雨從江對岸席卷而來。眾人歡樂正該如此,勇士又在哪里呢?雌雄又有誰能分辨,不妨登上楚王臺去看看。岸上的蘆葦搖頭晃腦,門前的柳樹被吹得彎下了腰。千年往事已成陳跡,四海又起了驚飆。長久的陰霾何時才能消散,高尚的風幸好并不遙遠。柴桑之地哪里還能看見,自己的身世也如這風浪中的小舟般飄搖。
砰訇:形容聲音宏大。
齊樂:眾人之樂。沛兒:指勇士。
宿翳:長久的陰霾。
柴桑:古縣名,陶淵明故鄉。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排灣遇到狂風暴雨,目睹自然的強大力量和周圍環境的變化,由此引發了對歷史、人生的思考,結合自身的經歷寫下此詩。
這首詩以風雨之景為切入點,既有對自然景象的生動描繪,又有對歷史和自身命運的感慨。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在文學上以其生動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引人共鳴。
五緯南行秋氣高,大河諸將走兒曹。投鞍尚得齊熊耳,卷甲何堪棄虎牢。汧隴馬肥青苜蓿,甘梁酒壓紫蒲萄。神州比似仙山固,誰料長風掣巨鰲。天槍幾夜直鉤陳,車駕高秋重北巡。總謂羽林無猛士,不緣金屋有佳人。廣寒霓仗閒華月,太液龍舟動白蘋。雪滿上京勞大饗,西風華岳吊秦民。白衣??渡吳兵,赤羽旌旗奪趙營。灤水天回龍虎氣,榆林風逐馬駝聲。靚妝宮女愁啼竹,白發祠官憶薦櫻。猶有海鷹神不王,鴐鵝高去塞云平。五城月落靜朝雞,萬灶煙消入水犀。椒闥佩琚遺白草,木天圖籍冷青藜。北臣舊說齊王肅,南仕新聞漢日磾。天意人心竟何在?虎林還控雁門西。十載群雄百戰疲,金城萬雉自湯池。地分玉冊盟俱在,露仄銅盤影不支。中夜馬群風北向,當年車轍日南馳。獨憐石鼓眠秋草,猶是宣王頌美辭。
籠鳥曾矜寵,闌花大逞姿。不因風雨夕,那識艷陽時。萬卷將焉用,扁舟尚可為。從今持史論,應悔過崇卑。
歡游日日是佳期,幾度到星稀。歌闌酒半,月昏花暝,燈暗簾低。良宵最憶同梳洗,愛著睡時衣。一盆春水,碎花帕子,小腳丫兒。
高臺舞長劍,埽盡萬山塵。不似鴻門宴,空懷猜忌人。
暝色歸庭樹,蟬聲逗客思。澹云行欲盡,明月坐相隨。肉食慚何補,珠投暗自疑。君恩無可報,深愧素餐詩。
山風吹滿石床云,花落紅缸夜欲分。喚起十年鄉國恨,一聲猿向雨中聞。
寒燈耿耿。疏欞斜透疏梅影。月明夢斷芳魂醒。紙帳清幽,儂喜今宵永。一生常伴孤山冷。當時婚嫁何曾肯。無端拉入風流阱。有玷冰姿,獨恨林和靖。
衣冠仁義少,敢忽嶺邊人。亦恐修榮達,行歌自負薪。
□芳勘破味何殊,禪喜風流屬大蘇。若使屠刀真礙佛,那須烹炙到香廚。
湖上行云逐步移,手攜團扇欲何之?鬢邊莫笑閑花草,也是當時第一枝。
此個散人姓傅。不戀榮華貴富。物外做修持,玄妙性中分付。分付。分付。蓬島將來趨赴。
翼翼高堂,攸介攸寧。天光丕容,匪間顯冥。灼之當為,勇往是程。其則不遠,勒詩在楹。
含風搖硯水,帶雨拂墻衣。乍似秋江上,漁家半掩扉。
丞相堂前草暗階,尚書池上樹生臺。子魚風起秋蕪路,記得誰家甲第開。
為誰折柳雪長絲,橫笛知誰引所思。春水綠波芳草路,枉教愁殺路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