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七十一首 其十
一二三四五,不落宮商角徵羽。
混然格調超千古,白雪陽春安足數。
此曲而今誰樂聞,夜來月在長松樹。
一二三四五,不落宮商角徵羽。
混然格調超千古,白雪陽春安足數。
此曲而今誰樂聞,夜來月在長松樹。
從一到五簡單計數,卻不落入宮商角徵羽的音律規范。渾然一體的格調超越千古,陽春白雪之曲也不值得一提。這樣的曲子如今誰樂意聆聽呢,昨夜明月正掛在長松樹上。
宮商角徵羽:中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五個音級,這里代表傳統的音樂規范。
混然:渾然一體,自然天成。
白雪陽春:即《陽春》《白雪》,古代高雅的樂曲。
此詩為偈頌,偈頌常用于禪宗表達佛法義理。作者可能在禪修感悟中,感慨世人多追求世俗之音,而真正超凡脫俗的境界少有人理解,于是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宣揚一種超越世俗規范、追求超凡境界的理念。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卻富有哲理,以音樂作比,表達對高雅格調的推崇。在文學史上雖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對研究禪宗文學有一定價值。
不見逋仙幾十年,六橋風月興茫然。尋春記淂孤山下,曾棹東風載酒船。
嶪嶪乎,黃鶴之樓兮,突起乎,天之東南。吾不知其幾百尺兮,踞石磴而仰望,眩金碧之耽耽。手捫星漢如可近,但見天飆吹發寒鬖鬖。瞿唐三峽之波濤,洶涌訇擊而下兮,雷聲怒撼于江潭。忽繞城以北匯,凈若萬頃之清藍。楚山數點鸞騰蛟躍兮,碧影倒浸乎煙嵐。殘霞似落未落兮,蒲獵獵以風偃,柳裊裊以露含。武昌亭臺一千萬,瓦光參差浮楩楠。下視十二之衢兮,炫服士女東西行者,藐蠕蠕之吳蠶。黃鶴之仙人,霓冠青瑤簪。御絳旌于列缺倒景兮,偶見我以大笑,欲駐我之征驂。攀東溟之博羅曜,折西極之優缽曇。飲我以蒲萄鴨頭之綠兮,侑以洞庭之蒼柑。洞庭帝子鼓軒轅之瑟兮,舞干戚而撞宮函。白也挾赤鯨以旁睨,崔顥怩縮而不敢以談。浩浩乎萬丈之氣兮,長虹橫空夭矯而方酣。下蟠黃之輿,上斡玄之堪。安得挽招搖以酌元氣兮,妙太極而函三。慨彼在昔如焚如惔。陶司馬之狂悖,庾大令之貪惏。鸚鵡之洲何罪而戮,赤壁之磯何功而戡。吾豈若二三子斲昆崙之璞兮,輕蹈夫太阿之鐔。飛來兮黃鶴,跨汝從兮彭聃。
結客總豪俊,詩壇如將壇。呼童刻新粉,記取最長竿。
檐溜滴。都是春歸消息。帶雨牡丹無氣力。黃鸝愁雨濕。爭看洛陽春色。忘卻連天草碧。南浦綠波雙槳急。沙頭人佇立。
江南底好處,塞北今衰草。何限旅情遙,月映蘆花老。琵琶倚蓬窗,孀婦別蘭房。十載江湖淚,一夕盡淋浪。
花外啼鶯啼不住,開到將離,猶說春無主。垂老幽棲如倦旅,瓣香漫懺多生誤。往事游絲牽弱絮,欲解還黏。沒個安排處。繞遍長廊無一語,驚心又聽黃昏鼓。
新月銜寒山,北風下檐楹。羈人夜秉燭,孤坐遠含情。渺渺海山曲,依依鳳凰城。祿薄十口饑,官卑一身輕。印綬鉗鐵堅,風塵魂夢驚。枳棘忍自棲,鹽車向誰鳴。舞劍尚馀輝,彈琴不成聲。賴有杯中物,嘯歌仰太清。
水邊有老蚌,自分身已腐。歲久沒泥沙,命賤等塵土。一朝孕明珠,瑞氣籠天宇。翕張役月華,溯游召風雨。河伯與海若,驩呼競跳舞。遹來掌上看,暗室光吞吐。平生照乘姿,連城價自古。不同魚目混,肯作鷸喙哺。薏苡自滿庭,陋賤誰比數。
振文堂上刃縱橫,水陸旌旗瞬息更。俯伏獻城新太守,笑談赴井舊諸生。
錢镠千載下,何幸出斯郎。鼻祖聲名盛,聞孫姓字香。吳山歸夢遠,越水宦情長。幕府誠淹滯,期君仕帝鄉。
龍虎之山仙所寰,我昔夢寐游其間。乾坤風氣結沖秀,中有正一玄都壇。羽人受我九節杖,林磴窈窕窮幽扳。金宮蕊殿起寥廓,翠厓丹巘深回環。峰頭時飄白菡萏,石上誰種青瑯玕。諸巖一覽二十四,總似瀛渚蓬萊山。清溪浮空引雪練,遠岫隔水來煙鬘。就中仙巖更奇絕,上有玉樹皆團欒。虹光半夜出林杪,云是石室韜神丹。欲求刀圭已衰疾,羽人去我如飛翰。褰裳澗曲采芳杜,斷猿疏雨春山寒。覺來俗事日滿眼,歲月冉冉隨驚湍。會稽蕭君忽相訪,笑以此圖令我看。夢中羽人貌真似,而我別后鬢毛斑。題詩聊復記疇昔,愿拂塵服高驂鸞。
乾坤何處非王土,稂莠誰令滿大田。未掃綠林千嶂里,還看紅樹九秋前。吳宮露冷蟬何在,漢苑風悲鶴自憐。卻羨魯陽功德盛,揮戈回日至今傳。霜與秋林作錦幃,一朝霜重卻全稀。坐看絕艷成塵土,應悟浮華是禍機。驚鵲月明難自定,窮猿歲暮欲何歸。猶憐有客期歡賞,太息斯須志愿違。
早歲驚逢上苑春,蹇驢朝踏落花塵。只今懶問芳菲事,柳眼相看也笑人。
披得一襟雨,來沐古賢風。酒邊高士豪客,都是入云龍。喚取紅巾翠袖,領略玄言妙諦,花蕊盡飄空。身在鳩茲口,夢繞水晶宮。任鯨吸,杯貯海,氣吞洪。笑他王謝諸輩,胸底足包容。收拾吟箋茗盞,料理幽懷孤抱,遣興不圖功。我欲賦歸去,誰唱大江東。
為觀瀑布登高閣,懸流百仞空中落。山僧不見雪花飛,指點巖頭說旱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