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三瑯峰復林叔度見寄
獨向空山學采薇,青泉白石共忘機。
晚風偏飐離人鬢,朝露還侵久客衣。
巖下云飛天外沒,雨前帆影望中迷。
多君愛我情何厚,屢遣新詩寄落暉。
獨向空山學采薇,青泉白石共忘機。
晚風偏飐離人鬢,朝露還侵久客衣。
巖下云飛天外沒,雨前帆影望中迷。
多君愛我情何厚,屢遣新詩寄落暉。
我獨自前往空曠的山間學習隱居生活,與清泉、白石相伴忘卻世間機巧。晚風吹動著離人的鬢發,清晨的露水浸濕了久居他鄉之人的衣服。山巖下云朵飄向天外消失不見,雨前江中的帆影在遠望中模糊不清。多謝你對我如此深厚的情誼,屢次寄來新詩在夕陽余暉中。
次: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
采薇:相傳周武王滅商后,伯夷、叔齊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采薇而食,后遂以“采薇”比喻隱居不仕。
忘機:消除機巧之心,常指甘于淡泊,與世無爭。
飐(zhǎn):吹動。
多君:多謝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隱居狀態。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動蕩或紛擾,詩人選擇隱居空山。友人林叔度多次寄詩表達情誼,詩人遂作此詩回應。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隱居之情和對友人的感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真摯情感。
三徑黃花事退休,故家詩畫幾時留。滿箋香墨騰風露,萬斛明珠綴冕旒。流落久嗟遺澤泯,來歸深喜后人求。珍藏莫道凋零盡,尚有文光射斗牛。
千古關中郡,山川號上游。俗馀周日化,地重禹書州。別駕聊伸驥,長才類解牛。詞林有遺派,嘉績會先收。
同官贛水總青春,消息中間兩不聞。道我未衰君莫戲,不須看我只看君。
三載天庭出一魁,一魁豈是利名媒。熙寧如葉庸人耳,南渡惟張君子哉。臚唱若為調眾論,囊封正要看人才。千年青史芬芳遠,過眼浮榮付儻來。盛名之下最難居,一節清忠自有馀。豎鐵脊梁須我輩,橫金腰帶聽伊渠。和戎自古迷當局,善類何時可得輿。抗論朝廷須正大,莫如鄉黨費分疏。
小院回廊日正長,綠陰幽草自生香。春風老矣猶多事,時送飛花出短墻。市聲不到野人居,滿院花陰晝睡馀。偶憶新城羅給事,枉將心力著《讒書》。青鞋布襪厭趑趄,肯向何門學曳裾。錯為黃金換詞賦,一生惆悵馬相如。
榮華無定若漂流,何似忘機狎海鷗。儻使題橋言不應,相如豈不見人羞。
貧家捕魚多用罾,富家捕魚多用網。貧家不如富家利,一網得魚長數丈。江花夾岸江水深,此時尺魚如寸金。岸高罾小扳不足,漁歌哀咽愁人心。家家賣魚向江浦,大船小船不知數。大船魚好多得錢,小船悠悠竟朝暮。長沙游子思故鄉,安得坐觀江水傍。買魚沽酒對明月,我雖不飲強舉觴。我家海子橋西住,中使饋魚長比箸。居民未識忍獨嘗,自倚闌干放教去。吾生有興不在魚,披圖見畫已有余。無家無業豈足問,但愿四海赤子同鮮腴。
漢高神武沛中興,大沛風云欲上蒸。劍發赤精蕭相舉,書留黃石子房升。
彼岸人蹤杳。但鈴音、漸低漸遠,竟歸凄悄。百樣尋思誰與訴,得個孤單懷抱。窗外雨,聲聲侵擾。殘萼隨風零落甚,又一回梔子花凋了。卿與我,也將老。老時或許翻陳照。料難堪、昏眼看去,霧中容貌。我我卿卿曾記否,往事終都忘掉。更不道,斯須悵惱。情味經年如茶淡,只幽香絲縷心頭繞。念到此,忽然笑。
一官無限日,愁悶欲何如。掃舍驚巢燕,尋方落壁魚。從僧乞凈水,憑客報閑書。白發誰能鑷,年來四十馀。
紫塵擾擾候峣關,軺客留書也不閒。縱有曲沮堪洗耳,未應充隱許由山。
欄楯延晴賞,應知鼓腹歡。禿條烘嫩日,疏蕊養春寒。斫筍香留鍤,餐芹綠漲盤。懷人風雨斷,潭水一相看。
蒼頭小奚得馬芻,黃吻稚兒看魚罛。白發老人教農書,客來手把河洛書,話到混沌開天初。
江海名家閥閱重,文章多說剡源翁。云仍尚喜風流在,鄉社還憐契誼同。講席三年垂絳帳,征途千里跨青驄。天光咫尺云霄近,獻賦終當徹帝聰。
昔年曾訪孤山,欲識詩翁半面。水邊著意相尋,林下無心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