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水歌六首 其二
落日薄山風蹙波,
天吳九首海云多。
茫茫一望愁無那,
聽妾勸公無渡河。
落日薄山風蹙波,
天吳九首海云多。
茫茫一望愁無那,
聽妾勸公無渡河。
夕陽快要落山,風拍打著波浪,水神天吳現身,海上烏云密布。一眼望去,茫茫一片,愁緒無法排遣,聽我勸您不要渡河。
薄:迫近。
蹙:皺,這里指風使波浪涌起。
天吳:神話中的水神,有九個頭。
無那:無奈。
可能創作于江南發生大水災之時,詩人目睹了洪水肆虐、環境惡劣的場景,對出行渡河之人的安危表示擔憂。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不要在惡劣環境下渡河,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營造出危險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特定情境下的擔憂之情。
不見風流賀季真,酒船回棹莫逡巡。如今湖上千秋觀,逢著黃冠亦可人。
倡園小奴花個個,蹋鞠朝朝花里過,釵墜蜻蜓髻倭墮。髻倭墮,玉瓏璁。倚嬌樹,雙臉紅。
天漢風流見使星,乾坤此地剩孤亭。懷人汝上云連蜀,下榻尊前月滿欞。風雨聯床發半綠,江湖揮麈眼同青。夏陽不盡相看思,有約春深此更停。
偶因訪客出西城,一色寒蕪滿意平。行過溪橋嘗腳力,招來野老問山名。
遠別逢春望轉迷,柳條縈綠草新齊。回看紫禁煙霄上,獨宿征帆楚水西。事往不堪聞戰伐,憂分行可慰黔黎。越邊高閣臨江在,閒對山云續舊題。
江邊有田以匱稱,四起封圍皆力成。有時捲地風濤生,外禦沖蕩如嚴城。大至連頃或百畝,內少塍埂殊寬平。牛犁展用易為力,不妨陸耕與水耕。長彈一引徹兩際,秧壟依約無斜橫。旁置瀽穴供吐約,水旱不得為虧盈。素號常熟有定數,寄收粒食猶囷京。庸田有例召民佃,三年稅額方全徵。便當從此事修筑,永護稼地非徒名。吾生口腹有成計,終焉愿作江鄉氓。
一落顛崖不自由,春風相對說牢愁。稚驢黑月光中吼,饑鼠青燈影下游。豈料乾坤成墮甑,始知身世是虛舟。遙憐海上今塵土,前代風流不肯休。
才作吳門別,重逢在水涯。青蚨沽綠酒,彩鹢載黃花。坐久潮初滿,談深日易斜。虎邱一片月,相送到京華。
秧馬泥深繭犢閒,燭龍顧影桔槔間。尋常六月江南雨,不比君王帑藏慳。
吟了南樓到庫樓,塞云邊月困雕鎪。只今南北無詩禁,曾有新編遏韃不。
相從無十日,相別又經年。為問南來雁,群飛孰使然。
病起尋芳郭外游,漢人祠廟蔣山頭。千盤鳥道緣云轉,五色龍江抱日流。隔浦迥看帆窅窅,步林時聽鹿呦呦。松阡積雨莎如鏃,不有桃花宛是秋。
綠云草色光如苔,綵樓紅扇相當開,美人淩波蹴月來。蹴月來,不墮地。袖回風,動羅袂。
白云飛繞寺樓鐘,點滴清聲露打松。童子開門還報我,鶴眠猶在最高峰。
上谷風煙鉅鎮開,雄關疊嶂鎖縈回。山川故識鸞輿幸,戎落新驚繡斧來。耕牧總叨明圣力,保釐多倚憲臣才。秋城落日烽塵靜,倚劍遙登萬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