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領客登北高
云繞檐楹掃不開,
闌干直下是飛來。
笑看白玉芬陁利,
領略風煙又一回。
云繞檐楹掃不開,
闌干直下是飛來。
笑看白玉芬陁利,
領略風煙又一回。
云朵環繞著屋檐卻掃也掃不開,欄桿之下就是飛來的云霧。笑著觀賞那如白玉般的芬陁利花,又一次領略了這里的風光和煙霧。
檐楹:屋檐和柱子,這里指房屋周邊。
飛來:此處可能指如飛來般的云霧等景象。
芬陁利:即芬陀利花,一種白色的花,也作佛教語,比喻佛性純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標題“元日”可知是正月初一,詩人在這一天帶領客人登上北高。當時或許是新年伊始,詩人心情輕松,在登高過程中看到眼前美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在元日登高賞景,抒發愉悅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日常的生活情趣和審美感受。
每于枕上望天明,誤數三更是五更。近郭驚添新壁壘,故人善作短歌行。吹來曉角日無色,流到巉崖血有聲。愁對幾行漢時柏,青青猶繞錦官城。
一夜東風柳穗柔,曉來紅日在簾鉤。少年兩兩鳴鞭過,唯見香塵撲馬頭。
白日青山去,風塵知己稀。祇應戀花月,醉舞自光輝。
步出城南陌,客來乘五馬。可笑使君愚,調儂綠桑下。
自愧昏愚學少成,嘯風弄月寄閒情。分毫不為身家積,方寸聊存子姓耕。柳岸風和鶯舌軟,杏林春暖蝶身輕。時人問我幽棲志,數卷書田是治生。
當年曾憶掩關人,今日空憐守塔身。背面煙霞無透路,紙窗寒坐舊時春。
叢蒿高下夜糊模,一二孤星且當河。月出云邊樹亦喜,自娛清影拽枝柯。隔欄燈火太繁頻,月色微茫滿草坪。百種蟲嘈辨不得,我皆聽作小簫聲。淺暝馀溫夜未寧,欄邊遠遠過車塵。尋余直到深叢底,一朵幽螢是故人。
拂花紅露濺春衣,柳外春禽睡未知。天借晴光與桃李,更將剩彩弄游絲。風光明淑奈渠何,非暖非寒直是和。春到千花俱有分,海棠獨自得春多。一年生活是三春,二月春光盡十分。不必開窗索花笑,隔窗花影也欣欣。
我馬夙已馳,子車亦已戒。悠悠途路間,惻惻郊野外。朔風卷枯蓬,玉顏為之改。豈不罹苦辛,賴有親與愛。
登艫日向夕,出浦云已平。月黑渡江處,北風蘆葦鳴。
托恨西湖,沉質湘水。鍊玉為脂,熬冰出髓。松及蘇人,皆云無此。盛春而生,方夏而止。何故季鷹,待秋風起。
憐君日日探除目,不見長安奈爾何。齊客祇知緣木易,漢家元自積薪多。飛花歲月淹高枕,濁酒風塵起浩歌。問道板輿堪就養,莫將潘賦怨蹉跎。
草入行宮綠,花開舊館紅。金枝香漸遠,玉輦恨無窮。澗已無脂到,山猶妒黛工。叢叢原上蝶,留客立東風。
左弩逞強實末流,前朝執盾仕堪憂。愧我未能筆似劍,羨君得道譽矛頭。
病起身仍健,秋來興不孤。心情那可減,肺氣欲全蘇。蟻穴依床席,蛛絲織畫圖。褰帷窺物色,倚杖理荒蕪。撥悶憑詩卷,忘形付酒壺。昔賢遺軌躅,馀力誓馳驅。良史傳經術,高才繼典謨。赤鯨凌海水,翠鳳上天衢。仙籍通群帝,文星近六符。馬遷慚實錄,劉向謝醇儒。玄覽來神契,冥搜入奧區。蓬萊披琬琰,太乙下虛無。顧我惟書肆,知君類說郛。憲章崇闕里,辭賦陋鴻都。東魯宮墻閟,西京戶牖殊。百家流泛濫,六藝混泥涂。未睹崩頹振,深思筆削扶。飛騰愁失墜,衰颯迫號呼。落落親朋遠,悠悠歲月徂。提攜如有分,終愿托微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