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雜詠 其一
荷葉如錢三月時,
幅巾藜杖一追隨。
爾來勝事知多少,
惟有風標公子知。
荷葉如錢三月時,
幅巾藜杖一追隨。
爾來勝事知多少,
惟有風標公子知。
三月的時候荷葉像銅錢般大小,我頭戴幅巾、手持藜杖一路追隨欣賞。從那時到現在這期間有多少美好的事情啊,只有那有風度品格的荷花知道。
如錢:像銅錢一樣,形容荷葉初長時的大小。
幅巾:古代男子用絹一幅束發,稱為幅巾,這里是詩人的裝扮。
藜杖: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
爾來:從那時以來。
風標公子:指荷花,荷花有超凡的風度品格,所以被稱為風標公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場景可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風和日麗的春日,詩人在湖邊漫步游玩時有感而發。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詩人得以有閑情逸致欣賞自然美景。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享受閑適生活的心境。其特點是語言清新、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對美的捕捉。
別有山家月,人間異此明。
望崖霜乍積,照樹鵲多驚。
與客踏歌處,偏深獨往情。
清輝吾欲拾,河漢隔盈盈。
黃雌雞。
莫作雄父啼。
一旦去毛衣。
衣被拉颯棲。
百幅晴漪,漁舟個個能輕妙。幾村紅樹,將郭外人家縈抱。歷歷葦花明處,是水仙之廟。正蘸上、一縷殘照。
隔水嶠。喜幾日、金風弄霽,做晚翠、十分峭。蒲帆似鳥,翅競向秋空矯。
姑待伍塘游倦,重與停吟棹。茶鐺沸、錯認山園瀑。
叢生閑得把檀欒,
豈待修治結束看。
笑倒街頭誇賣者,
陶家真意已摧殘。
六和塔前潮水渾,
西興渡頭山色昏。
歸來且莫翻天竺,
一路沿江到梵村。
聞道星期六,門多問字車。
寧非書有價,不復食無魚。
礙夢床虛設,充棚楮尚馀。
齊名愧夙昔,病困合窮居。
地勢高千尺,中間別有天。
雌雄山互鎖,清濁水交纏。
鳳尾蘭花秀,貓兒竹筍鮮。
四時多霧靄,遙望與云連。
瞑想江亭鳥絕飛,南街風雪已侵幃。
向明一室疑非世,睡起馀魂尚滿衣。
豈為叩門驚獨寐,不辭紆道意多違。
尋常顧覽遼遼嘆,歲暮天涯各未歸。
公有長才動縉紳,朝廷不肯棄名臣。
高懷空結山中社,遠略今清塞外塵。
竹塢未荒溪葉密,菊叢雖舊徑花新。
南臺素壁題名處,莫惜麾鐃一駐輪。
宮懸繡簾,黼座黃金殿。
雕龍彩鳳簇瓊筵,湛露初沾宴。
堯舜重逢,唐虞再見。
五云天,御爐煙,遙瞻圣顏,雉尾開宮扇。
煙中鎧仗,影里弓刀,往來似織。一片空明,夾紗水墨描蜹翼。
笑問何代兵爭,更何朝方國。滾遍街樓,有人喧笑簾隙。
些子光陰,恰一般、星馳飆激。寸人豆馬,依然幡幢戛擊。
料想灰飛燭燼,戰場方息。頃刻收燈,紅毬悶靠墻壁。
芒籠目,繩縛腹。
殷當敗,桓當復。
仙是何年聚,荒臺舊有銘。
罡風璚佩響,彩霧羽衣明。
呼吸通群帝,迢遙隔五城。
坐來江月上,驪頷萬珠瑩。
金芝騰地寶,瑤草動春芳。中庭乍消殘雪,和氣轉東皇。
花市收燈未久,柳陌踏青將屆,樂歲好風光。指點泰途近,身在詎須忙。
儒家氣,方家業,道家裝。膝前彩衣圍繞,袍錦晝輝煌。
坐我蒼筠萬畝,壽我紅梅百本,才足了千觴。一笑領黃鶴,回首望仙鄉。
一語回天力,終年困五丁。
時方相司馬,吾不愧玄齡。
遞奏逾金石,斯文粲日星。
幡然霖雨手,猶帶御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