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熙設色花鳥
人言道院屬江西,
古一真人臥水湄。
可是瑞蓮花葉大,
載他書冊泛漣漪。
人言道院屬江西,
古一真人臥水湄。
可是瑞蓮花葉大,
載他書冊泛漣漪。
人們說道觀在江西,古一真人臥在水邊。難道是瑞蓮花葉足夠大,載著他的書冊在水中泛起漣漪。
道院:指道觀。
古一真人: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一位修道之人。
水湄:水邊。
瑞蓮:象征吉祥的蓮花。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明確創作時間和地點。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游覽道觀或聽聞相關道家故事后有感而發,當時或許心境寧靜,對道家生活充滿向往。
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道家生活的閑適與超凡。其特點是意境清幽,通過設問增添趣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道家文化的獨特感悟。
翠紅翼翼寶坊閒,曾入瑤宮白玉闌。飛上朝陽瑞天下,靈根變化本無難。
瑤華一夜滿長安,拂晚鹴裘愈覺寒。地接陰涯全積聚,路當陽處盡消殘。烹茶未許陶家掃,詠絮從教謝女看。遙望鐘山霄漢際,迥臨金闕玉龍蟠。
漢水之清,其石粼粼。仁壽公來思,漢水則清。漢水之濁,其洄澳澳。仁壽公往思,漢水則濁。農耰于野,不蹂一苗。賈馳于郊,不驚一毛。公在襄陽,民生逍遙。公來自東,襄民蹙蹙,止公毋西。公來自吳,襄民蹙蹙,止公毋蜀。金我襄城,湯我漢江。春我之筐,秋我之箱。我耄皤皤,公昔年之,而曷捐之。我孩嬰嬰,公昔體之,而曷置之。日月躞躞,勿黧公色。霜露烈烈,勿華公發。公發勿華,我生則遐。吁彼蒼天,佑我皇家。
時清不必須,驥足喜長途。為問關門吏,何曾識棄繻?
雖老未龍鐘,籬邊菊滿叢。乍涼天氣好,里闬正過從。景好身還健,天晴路又乾。小車芳草軟,處處是清歡。
楚江一笛,甚勞勞吹我,去舟如葉。已是漢南秋色晚,況又懷鄉時節。峭壁欹云,冷溪垂雨,不共殘僧朔。東坡去后,暗潮猶自嗚咽。攜手更上層樓,黃州鏡里,晴靄橫孤堞。輸與西來今夜鶴,管領蘆邊斜月。平野荒罾,亂峰寒燒,回首添凄切。哀弦重奏,酒人還是輕別。
憶昔辭兄謁上京,喜逢四海豁清平。生成自是君恩重,溫飽由來世慮輕。千里浮萍成浪跡,百年常棣見深情。傷心寒食仙槎路,清淚何因到祖塋。
沙彌若來。高座逢災。
維岱臨東魯,高高作地宗。神光探日觀,元氣奮黃鐘。陋巷弦歌業,先人俎豆容。孤生予有竹,愿托丈人峰。
為嫌城市土如金,遍種修篁繞碧岑。蔣徑四時秋色里,渭川千畝翠云陰。露零湘女凝珠淚,月出仙人散佩音。一踏京塵嗟歲月,故園煙雨望中深。
山圍芳草翠煙平,迢遞新城接舊城。行到叢祠歌舞榭,綠氍毹上看棋枰。
心心智通,佛佛道同。十方圓滿,八面玲瓏。施時也三乘教備,坐處也一切法空。應供而來有不受之受,度世而出得無功之功。動而常靜,用時彌沖。處處不乖兮水中夜月,物物斯應兮華上春風。因緣和合而生,生不可生生。影生于形,響生于聲。森羅萬像從崢嶸,虛空廓落無虧盈。杳杳冥冥,靈靈明明。是其中之精,非其外之情。見本家曠古之佛,得自己廣大之經。湛兮若存無跡像,善惡不我相隨行。物物現成觀自在,人人具足常不輕。
月宿南斗窮何遣,爬沙腳手鈍可咍。一生冰清但糠秕,兩鬢雪白獨塵埃。達人疑劍未免按,夷途薦轂誰當推。公乎行矣斷國論,能忘料理忍窮枚。
千載也知無李杜,邯鄲夢幻亦何哉。形容尚帶三巴瘦,神采初游八極回。星斗在天明似晝,江河行地吼如雷。蹉跎四十年前事,久矣吾衰不再來。
官閒曾喜住蓬萊,瘦馬巔崖路轉回。破敵尚須魚鳥陣,賦詩空儗鳳凰臺。陽城不諫終當去,呂誨先知更讓才。憶別玄都春正好,桃花想見一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