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貼子詞 皇帝閣六首
木鐸揚寬詔,云翹舞化風。垂衣金殿里,圣德與天通。
紅日升旸谷,青輝應嶰筒。萬方陶美化,渾在泰和中。
翠水冰融盡,雕櫳日上遲。東風報花信,先拂萬年枝。
已過人日迎春馭,直待階蓂十葉開。應是九門燈夕近,東皇欲駕六鰲來。
鳳蓋龍車玉作輪,北臨紫畤謁三神。已將福酒添眉壽,更祝椒觴一萬春。
圣主清心仍寡欲,惟于筆硯未忘懷。彤廷仗下春朝散,獨擁圖書坐損齋。
木鐸揚寬詔,云翹舞化風。垂衣金殿里,圣德與天通。
紅日升旸谷,青輝應嶰筒。萬方陶美化,渾在泰和中。
翠水冰融盡,雕櫳日上遲。東風報花信,先拂萬年枝。
已過人日迎春馭,直待階蓂十葉開。應是九門燈夕近,東皇欲駕六鰲來。
鳳蓋龍車玉作輪,北臨紫畤謁三神。已將福酒添眉壽,更祝椒觴一萬春。
圣主清心仍寡欲,惟于筆硯未忘懷。彤廷仗下春朝散,獨擁圖書坐損齋。
木鐸宣揚寬厚的詔書,云翹舞隊舞動著教化之風。皇帝在金殿中垂衣而治,圣德與天相通。紅日從旸谷升起,青輝應和著嶰谷之竹制成的律管。天下都受到美好的教化,全都處于太平祥和之中。翠水的冰已經融化殆盡,雕花的窗戶上陽光升起得遲緩。東風傳遞著花開的消息,先吹拂著象征長久的萬年枝。已經過了人日迎接春天的車駕,一直等到階前的蓂莢長出十片葉子。應該是九門的燈節臨近,東皇要駕著六鰲而來。鳳蓋龍車以玉為輪,向北前往紫畤祭祀三神。已經用福酒增添了長壽,更祝飲椒酒一萬個春天。圣主內心清凈且少欲望,只是對筆硯未曾忘懷。朝廷儀仗退下春朝結束,獨自坐擁圖書坐在損齋。
木鐸:以木為舌的大鈴,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
云翹:古代舞曲名。
垂衣:原指垂衣而治,形容帝王無為而治。
旸谷:傳說中日出的地方。
嶰筒:用嶰谷之竹制成的律管。
人日:正月初七。
階蓂:古代傳說中一種象征祥瑞的草。
九門:指京城的九座城門,代指京城。
東皇:司春之神。
紫畤: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
椒觴:盛有椒酒的酒杯。
彤廷:指朝廷。
損齋:齋名。
春帖子詞是古代宮廷在立春日剪貼于宮中門帳上的詩句,多為歌功頌德、祈福祝愿之辭。此詩創作于宮廷環境,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以詩歌來表達對皇帝的贊美和對國家繁榮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帝圣德,祝愿國家太平。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華麗,充滿祥瑞之氣。在文學史上,它是宮廷詩詞的典型代表,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人們對太平盛世的向往。
天欃出東南,乍乍吐妖芒。
其兇主兵象,毋乃太不祥。
延陵有客正同僚,
千里相望意已消。
功業文章付杯酒,
孤山東畔問漁樵。
星華紫殿高。
云氣彤樓繞。
九夷重譯梯航到。
皇圖光八表,
玉宇無塵明月皎。
銀河自轉扶桑曉。
平平蕩蕩歸王道。
百獸舞鳳鳴簫韶。
一牛鳴地無多遠,褦襶經過恐不宜。風雨瀟瀟自蠶月,光陰忽忽又瓜時。緬懷勝踐真成夢,尚喜窮居不廢詩。肯赴涼秋通夕約,短瓶儲粟為君炊。
才晴便有蒸炊厄,未雨先懷重膇憂。豈為形骸悲莫景,政因風土憶中州。雷麋老木誰能賦,鳶墮空江始欲愁。解洗新亭邇來恨,清談還待賈長頭。
兀坐臨秋水,悠然到夕霏。
蓮叢經雨折,菰米待霜肥。
有餌潛鱗出,無軒野鶴飛。
騶呼且勿遽,更待月華歸。
茅屋石橋西
行行日未低
地名時問訊
春興入新題
蘭桂花開香滿庭,玉盤傳膾瀉銀瓶。
月低巖岫吟邊見,雨過樓臺醉后聽。
無事弄孫消永日,有丹要客論仙經。
香山社里須相候,已厭浮名水上萍。
萬里皇華使,
君王予假歸。
差便寬歲月,
多恐負恩輝。
獻節條風暖,
辭寒臘意微。
朝來四十九,
曾否解知非。
今朝寂寂懷江國
獨為題詩亦意闌
一雪助花消朔氣
無人倚竹共天寒
馀枝偃蹇充瓶活
數樹支持抵臘看
何與空山林際鶴
亦捎零羽斷飛翰
雪嶺倚空白,霜柏傲寒青。千巖萬壑奇秀,禽鳥寂無聲。好是群賢四集,同訪寶仙九室,中有玉京城。眼底塵囂遠,胸次利名輕。
云山旁,煙水畔,肯渝盟。傳呼休要喝道,方外恐猜驚。雅羨林泉勝概,倘遂田園歸計,志愿足平生。此意只自解,聊復為君傾。
不到長干巳十年,
風流遙憶使人憐。
闌干明月秦淮上,
夜半歌聲過酒船。
楚江馀恨消沈盡,芳心為誰悽苦。翠蓋扶云,明珰照水,應是冰魂歸路。蘋洲漫譜。料褪酒奩邊,萬妝爭妒。一舸重來,故陂休問鬧紅侶。
西風鉛淚似浣,嘆嬋娟舊約,空倩鷗鷺。太液荒涼,銅盤冷落,尚識鴛鴦眠處。霓裳罷舞。料難認當時,襪羅微步。夢到瓊樓,素肌人在否。
自從別歡來,
奩器了不開。
頭亂不敢理,
粉拂生黃衣。
亦復何傷,終不掩、文章光價。曾抵突、不知屈宋,何論沈謝。一曲楚聲愁筑破,半生情淚如鉛灑。盡腹中、容得百千人,如卿者。
好覓個、西村罅。竟須在、南山下。結斬蛟射虎,疏狂之社。夢里悲歡槐國蟻,世間得喪鄰翁馬。語前騶、叱馭且從容,余歸也。
碧水澄秋,絲綸卷盡斜陽影。小舟維定。蓼岸西風冷。
橫管孤吹,有調無人聽。長江靜。眠鷗驚醒。沖入蒼煙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