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運使郎中
風度颙颙白首郎,清朝趨奏久含香。東南德望龍津闊,甲乙科名雁序長。使節不辭驪駕遠,卿家重見戟門光。愿公早入承明去,一試囊中活國方。
野鶴摩云萬里心,一枝聊復寄高林。愁邊舉目江山異,客里登樓歲月深。長鋏誓為知己用,短檠空伴讀書吟。龍門不拒通家子,應許來聽正始音。
風度颙颙白首郎,清朝趨奏久含香。東南德望龍津闊,甲乙科名雁序長。使節不辭驪駕遠,卿家重見戟門光。愿公早入承明去,一試囊中活國方。
野鶴摩云萬里心,一枝聊復寄高林。愁邊舉目江山異,客里登樓歲月深。長鋏誓為知己用,短檠空伴讀書吟。龍門不拒通家子,應許來聽正始音。
您風度莊重如白玉,是位白發郎官,在清明朝堂奏事已久,衣帶猶帶御香。東南一帶您德高望重,聲望如龍門般寬廣;科舉成名早,科名如雁序般排列綿長。您不辭辛勞,駕馭驪車遠出為使節;貴府重現高官門第的榮耀。愿您早日進入承明廬,施展治國的良方。我如野鶴心懷萬里凌云之志,暫且寄身于高林一枝。愁中舉目,江山已非舊時模樣;客居登樓,歲月已深。我誓將長鋏為知己所用,孤燈空伴讀書長吟。您不拒世交之子,應允許我來聆聽您的雅正之音。
颙颙(yóng yóng):形容莊重恭敬的樣子。
含香:漢代尚書郎奏事時口含雞舌香以增香氣,后指在朝為官。
龍津:即龍門,比喻高位或有聲望的人。
甲乙科名:科舉考試的等第,甲乙指不同等級。
驪駕:駕著驪馬的車,代指使者的車駕。
戟門:古代顯貴之家門前列戟,代指高官門第。
承明:漢代承明廬為朝臣待詔處,后指入朝參與機要。
活國方:治國的方略。
野鶴摩云:比喻志向高遠。
長鋏:用馮諼彈鋏典故,喻懷才待遇。
短檠(qíng):矮燈架,指夜間苦讀。
龍門:比喻高門或名人。
通家子:世交之子。
正始音:指正始年間的雅正之音,喻高超言論或文章。
此詩為詩人拜訪張運使(宋代轉運使)時所作。張運使年高德劭、科舉早第,時任地方要職,詩人與其或為世交(詩中‘通家子’可證)。詩中既贊其聲望才學,亦寄寓自身對遇知己、展抱負的期待,反映宋代文人交游中推崇德才、互勉進取的風氣。
全詩以贈別為主題,前半段盛贊張運使的德望、科名與政績,表達對其入朝施展治國方略的期待;后半段自喻‘野鶴’,傾訴漂泊中懷才待遇的心境,末句以‘龍門’‘正始音’呼應,既顯對張運使的尊崇,又暗含求薦之意。詩風莊重典雅,情感真摯,是宋代文人贈答詩的典型之作。
興來走上烽火山,著足不定秋風寒。 四邊黃茅滑如雨,低頭一看毛發豎。 幾年要到紫菜鄉,大練小練并東墻。 如今一時在眼傍,白云浮水天茫茫。 酒闌更欲吊虎屋,無端日腳相催促。 一奴魋髻一跋足,逐我下山如野鹿。
萬里崎嶇愁不禁,飛猿更聽雨淋淋。 剩將暑藥涼無用,未著秋衣寒已深。 刻鵠雕蟲成底事,牧羊餧鴨負初心。 還家漸近病漸好,得句自題時自吟。
可意黃鸝喚得醒,日移山影正當庭。 飛花忽趁春風過,點破苔痕一片青。
建水樵川隔幾重,相逢孰意大江東。 客行芳草垂楊外,春在柔桑小麥中。 細雨疏田流水碧,殘霞擁樹遠林紅。 浮生聚散渾無定,有酒何妨一笑同。
津鼓匆匆,猶記得、故人相送。春江上、鳥啼花影,馬嘶香鞚。情逐陽關金縷斷,淚和楊柳春絲重。算別來、幾度月明時,相思夢。 山萬疊,愁眉聳。春一點,歸心動。問風儔月侶,有誰游從。百里家山明日到,一尊芳酒今宵共。任樓頭、吹盡五更風,梅花弄。
初弦月掛林梢,又一番西園,探梅消息。粉墻朱戶,苔枝露蕊,淡勻輕飾。玉兒應有恨,為悵望東昏相記憶。便解佩、飛入云階,長伴此花傾國。 詩腰瘦損劉郎,記立馬攀條,倚闌橫笛。少年風味,拈花弄蕊,愛香憐色。揚州何遜在,試點染吟箋留醉墨。謾贏得、疏影寒窗,夜深孤寂。
開遍寒梅萼。正東皇、排酥砌玉,幻成樓閣。十萬瓊琚仙女隊,來趁春光游樂。向醉里、玉簪輕落。零亂不知何處去,甚人間、一夜東風惡。吹起在,畫檐角。 參差向曉森如削。似吳姬、妝殘粉指,向人垂著。好似西園筍瘦,紅錦衤朋兒乍剝。且莫遣、兒童敲卻。擬辦羔兒香甕酒,喚劉叉、來醉尊前約。吟好句,再描摸。
湖光冷浸玻璃,蕩一餉薰風,小舟如葉。藕花十丈,云梳霧洗,翠嬌紅怯。壺觴圍坐處,正酒醁吹波紅映頰。尚記得、玉臂生涼,不放汗香輕浹。 殢人小摘墻榴,為碎掐猩紅,細認裙褶。舊游如夢,新愁似織,淚珠盈睫。秋娘風味在,怎得對銀釭生笑靨。消瘦沈約詩腰,仿佛堪捻。
細雨霏霏不濕衣,山前山后亂鶯飛。 過橋春色緋桃樹,臨水人家白板扉。 此地酒簾邀我醉,隔船簫鼓送人歸。 清游恐盡今朝樂,回首閶門又夕暉。
醖藉中涵廊廟姿,詩文者好見宸批。 只蒙四字君五寵,蟻虱微臣不用題。
檀板且教停,花嬌不耐驚。 日融鶯語滑,風軟蝶身輕。 縷篆銷春晝,游絲弄晚晴。 誰家楊柳院,笑語雜棋聲。
休把持來只管催,也曾對菊賦歸來。 閑云自笑出山去,未雨如何便得回。
離別無遠近,事歡情亦悲。不聞車輪聲,后會將何時。 去日忘寄書,來日乖前期。縱知明當還,一夕千萬思。
自側金卮,臨風一笑,酒容吹盡。恨東風、忙去熏桃染柳,不念淡妝人冷。驚鴻去後,輕拋素襪,杳無音信。細看來,只怕蕊仙不肯,讓梅花俊。
厭厭微步出深宮,露濕紅綃怯晚風。 爭信長門今夜月,肯分清影照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