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 其一
落篷回風力
移舟維石次
樹影散平波
蟬聲入古寺
落篷回風力
移舟維石次
樹影散平波
蟬聲入古寺
放下船帆借助回旋的風力,移動船只系在石頭旁邊。樹的影子在平靜的水波中散開,蟬的鳴叫聲傳入古老的寺廟。
落篷:放下船帆。
回風力:回旋的風力。
維:系,拴。
石次:石頭旁邊,次意為停留、旁邊。
平波:平靜的水波。
古寺:古老的寺廟。
此詩為即景之作,推測創作于詩人舟行途中。具體時間地點無考,當是詩人偶見落篷系舟、樹影蟬聲之景,即興書寫眼前所感。
詩以‘即景’為題,聚焦舟行過程中瞬間的景物捕捉,通過自然與人文意象的巧妙組合,展現靜謐悠遠的畫面,體現詩人對生活細節的敏銳觀察與閑適的審美趣味,語言簡練而意境悠長。
客星一點太微傍,談笑青蠅玉失光。載酒五湖狂到死,只今天地不能藏。
曉日乍瞳昽,驚波來自北。天氣幸未寒,風威爾胡得。涼吹起青蘋,怒濤浮白馬。舟人慣耐愁,倚棹長堤下。片片帆南指,湝湝水北流。隔船人去蚤,前路也維舟。近市醉容易,長年喚不應。客心與江水,日夜向金陵。
酒力如春風,入眼能生花。好書如故人,相對宜擎茶。醉讀昌黎詩,萬象莽無涯。寶鼎留古字,逼視驚聱牙。清鏡寫物形,酷肖無舛差。有時恣恢奇,月黑鬼盈車。有時出清新,日升天卷霞。大巧反若拙,夸目時尚奢。儻有弦外音,千古惟一家。
幾時詩債許蠲除,直待金雞放赦書。神峽自來云一片,仙山多是玉群居。祇緣貌類欣臨鏡,卻為情親忘見梳。不怕飛泥侵妙質,吾家斤斧正風如。
滿座容皆肅,希聲入耳清。片云江上白,孤月夜深明。滄海神龍躍,空山老鶴鳴。知君弦指外,懷古有馀情。
幽居觀物變,天道固虛盈。炎取日方熾,微陰一已生。涼風動野草,桃李先飄零。蜩螗集高柳,絡緯響空庭。愁心獨耿耿,宵夢竟難成。一氣斡元造,為功未嘗煩。群生自委化,天地亦何言。鳧脛不可增,楮葉不可鐫。欲益固為損,勞心非自然。不見平陽侯,醇酒聊終年。三王貴養老,取重在乞言。酒醴副佳肴,黃發斯皤然。朝廷本忠厚,風俗亦變遷。豈意漢道微,侍中惟少年。耆舊無備問,李公所以難。
宛都吾記昔年游,客解金貂向酒樓。熊耳西看曾積甲,胎簪南下始釃流。中原麟趾周公族,一代龍駒漢子侯。誰似河間陳雅樂,知君心系五云秋。
易水悲風啟。正蓬萊、千方一概,鼓聲如死。地老天荒逢此日,應有真人間起。數我輩、只今誰是。脫卻貂裘謀一醉,覓盤龍、躍馬風塵底。天下事,蜀江水。一樽相慰江原市。伴同游、聞弦俊客,裼裘公子。照眼乾坤須整頓,看取曾胡左李。問古士、何如今士。我愿易償如鼴鼠,但芒鞋、竹杖青城里。餐夕菊,紉秋蕙。
豐苗翼翼出清波,荑稗叢生可若何。非種自應芟薙盡,莫教稂莠敗嘉禾。
潭北湘南六百年,只圖無縫塔中圓。祖翁血脈今何在,老樹烏啼月滿天。
昔年留此苦思歸,為憶啼門玉雪兒。鸞鵠飛殘梧竹冷,只今歸興卻遲遲。
閑來窗下枕書眠,一榻清風五柳煙。松籟忽生茶鼎內,桐陰半落筆床前。蓮花結社思陶令,柿葉供書想鄭虔。本欲解嘲無可解,醉余還展子云篇。
右手持杯左不空,蟹螯已作雪蒙茸。秋風莫起鱸魚夢,未似先生阿堵中。
舊業留芳徑,閒云度遠岑。溪橋回首處,應悔出山深。
愛爾能文早,吾家玉樹枝。年居三十下,名動九重知。禮樂開黃卷,衣冠上赤墀。泥金遙送喜,萬里慰流離。茲晨金馬詔,復爾映蓬門。耕讀吾家業,蒐羅圣主恩。蜚騰才豈乏,盛滿戒俱存。莫向青云上,徒慚簡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