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隱詩二首
杖策招隱士,荒途橫古今。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白云停陰岡,丹葩曜陽林。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沈。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糇糧,幽蘭間重襟。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經始東山廬,果下自成榛。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峭茜青蔥間,竹柏得其真。弱葉棲霜雪,飛榮流馀津。爵服無常玩,好惡有屈伸。結綬生纏牽,彈冠去埃塵?;葸B非吾屈,首陽非吾仁。相與觀所尚,逍遙撰良辰。
杖策招隱士,荒途橫古今。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白云停陰岡,丹葩曜陽林。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沈。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糇糧,幽蘭間重襟。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經始東山廬,果下自成榛。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峭茜青蔥間,竹柏得其真。弱葉棲霜雪,飛榮流馀津。爵服無常玩,好惡有屈伸。結綬生纏牽,彈冠去埃塵?;葸B非吾屈,首陽非吾仁。相與觀所尚,逍遙撰良辰。
拄杖去尋訪隱士,荒涼的路徑橫亙古今。巖穴中沒有房舍,山丘里卻有鳴琴之聲。白云停留在背陰的山岡,紅花在向陽的樹林閃耀。石間泉水沖刷著如玉的石子,小魚在水中或浮或沉。不必需要弦管樂器,山水自有清越的聲音。何須等待長嘯高歌,灌木的枝葉已在風中悲吟。采秋菊兼作食糧,幽蘭插在衣襟之間。走得腿腳疲憊,我想棄官隱居。開始在東山建廬舍,果樹下自然生滿叢木。前有寒冽的泉水井,可讓心神明澈。在深綠與青蔥之間,竹柏保持著本真。柔弱的葉片棲著霜雪,開花的枝條流淌著津液。官服并非永恒的玩賞,喜好與厭惡會有屈伸。做官會帶來束縛,辭官能遠離塵俗。柳下惠、少連不是我所屈從的,伯夷、叔齊的仁也非我所求。一起觀察所崇尚的,在逍遙中選擇良辰。
策:拐杖。
結構:指房屋建筑。
丹葩:紅花。曜(yào):照耀。
糇(hóu)糧:干糧。
投簪:棄官。簪為古代官員束發加冠的用具,投簪即棄官不仕。
結綬:系上印綬,指做官。
彈冠:彈去冠上灰塵,指準備出仕,此處反用其意,指辭官。
惠連:柳下惠與少連,古代隱士。首陽: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以守節著稱。
左思身處西晉門閥制度森嚴時期,出身寒門,仕途失意。此詩約作于其退居洛陽、專事典籍之際,通過招隱主題,反映對官場的失望與對自然隱逸生活的追求。
全詩以“招隱”為線,前半描繪山林勝景與隱居之趣,后半述棄官建廬的決心,借山水之樂與仕途之累的對比,表達淡泊名利、回歸自然的人生選擇,是西晉隱逸詩的代表作。
憶闌亭佳致,從憲長,剩追尋。問開花高山,晉祠流水,誰是知音。雖無鳳笙龍管,勸行杯、時有不弦琴。馬首家家明月,眼前處處禪林。一觴一詠暢懷襟。塵世任浮沉。莫論興亡,休爭人我,且樂歡心。韶華豈能常在,又斜陽、西下暮云深。好袖東風歸去,春宵一刻千金。
叢桂在庭前,與子昔同植。 風霜昨夜緊,晨起視顏色。 庭樹已凋落,桂枝一何直。 亮節自中懷,貞性非外飾。 對之思所親,俯案不能食。 一日十二時,萬慮在一刻。 寄詩非盡言,聊用明相憶。
淺淺銀河畫遠秋。西風吹動小簾鉤。冷螢照我獨登樓。
新月三分誰管領,一分涼思一分愁。一分閑在柳梢頭。
東南六月多炎暑,遠道胡為太子來。 宮旆拂云何地出,樓船入海幾時回。 滄溟渤海魚龍混,錦里江山草木哀。 田野布衣空有賦,莫憑徐市問蓬萊。
飛騎經巴棧,鴻恩及夏臺。將從天上去,人自日邊來。 此處金門遠,何時玉輦回。早平關右賊,莫待詔書催。
馳驅徒步問民饑,似我寒儒負笈時。 偪仄荒村隨戶到,蕭疏幾屋有煙炊。 平林帶暝投山驛,蒼鬢衛寒濕雨絲。 野老不知巡歷至,相逢爾汝話家私。
梅花褪雪。賞心莫使慵歡悅。大家且恁同攀折。余蕊殘英,偏稱淡籠月。 當初相見花初發。如今花謝人離缺。一年又比一年別。惟有花枝,只似舊時節。
聲促銅壺,灰飛玉琯,夢驚偷換年華。江南芳信,疏影月橫斜。又喜椒觴到手,寶勝里、仍翦金花。釵頭燕,妝臺弄粉,梅額故相夸。 隼興,人未老,東風裊裊,已傍高牙。漸園林月永,疊鼓凝笳。小字新傳秀句,歌扇底、深把流霞。聊行樂,他時畫省,歸近紫皇家。
小夫智解短,錐刀競其身。 養志與養體,孰為能事親。 堂堂父母軀,浩浩仁義貧。 此貧不以道,此樂豈非真。 我知我天分,人言葛天民。
明珠久合蚌中生,何事鴻頭亦炳靈。 襟護重重殊襲復,星分顆顆倍晶明。 一車奇謗嗟成誤,十斛平量換合成。 珍重櫻桃樊素口,致渠磊落更歌聲。
東山有蕨萁,南山有蕨萁。 西山有蕨萁,北山有蕨萁。 采采蕨萁,晨露未晞。 荊棘離披,筐筥攜持。 長镵深入土,短褐寒風吹。 采采蕨萁,可以療饑。 以簸以炊,為餳為飴。 食少不下咽,食多傷人脾。 去年歲歉食無糜,橡栗拾盡民流離。 今年歲歉田無稗,蕨萁食盡將安之?美食大官饌,仁心寧 汝悲?但見昨日奏麥兩歧,今日進五色芝,呈祥獻瑞無休 時,載膏載脂,驛騎驅馳。 蕨萁蕨萁,官獨不汝知!已而已而,歲云莫矣。
碧瓦霜融,繡閣寒輕,春浮壽杯。羨華年七帙,人生稀有,新陽七日,天意安排。丹鳳門開,黃麾仗立,此際應須召促回。人道是,卻暫時繡斧,索笑鹽梅。 吁江假守非才。猶記得當時傳庾臺。算良機再會,摳衣來久,歸鞭何速,祝壽方才。應與邦人,傳為佳話,只為先生誕日來。明年看,是儂方九曲,公已三臺。
幾載辛勤有此堂,芝峰直面麗譙傍。 千章山木朝煙合,百尺樓陰夜月涼。 物我本於仁上一,居諸偏向靜中長。 衰年燭武知何用,空有憂時兩鬢霜。
中使傳宣宴百官,珮聲遙集五云端。 酒傾綠蟻開金甕,饌膾蒼麟奉玉盤。 寶帳春回頻送暖,瑤臺雪霽不生寒。 侍臣沾醉蒙恩德,更敕都人近御看。
山擁金鰲壯,云盤彩鳳來。 星河隨斗轉,珠闕倚天開。 歡洽春聲遍,恩從淑氣回。 愿歌《魚藻》詠,長奉萬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