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王欽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韻
早自外朝登近侍,克符昌運振嘉名。
一參黃閣推良畫,再陟鴻樞顯至榮。
該博古今堂獻納,勤勞夙夜每專精。
石渠撰述多文備,日觀封崇大禮成。
宰府調元心匪懈,真宮兼職望彌清。
龍樓進秩恩尤異,熊軾為藩任不輕。
二浙奧區期惠化,三吳佳致悅高情。
重重山水舟中見,處處壺漿陌上迎。
既肅邇遐安外域,更分宵旰撫黎氓。
予衷側席方毗倚,佇有甘棠播頌聲。
早自外朝登近侍,克符昌運振嘉名。
一參黃閣推良畫,再陟鴻樞顯至榮。
該博古今堂獻納,勤勞夙夜每專精。
石渠撰述多文備,日觀封崇大禮成。
宰府調元心匪懈,真宮兼職望彌清。
龍樓進秩恩尤異,熊軾為藩任不輕。
二浙奧區期惠化,三吳佳致悅高情。
重重山水舟中見,處處壺漿陌上迎。
既肅邇遐安外域,更分宵旰撫黎氓。
予衷側席方毗倚,佇有甘棠播頌聲。
早年從外朝晉升為皇帝近侍,你契合昌隆國運,振揚美好聲名。參與宰相府事務時提出良策,兩次晉升中樞要職彰顯至高榮耀。你博古通今,在朝堂上建言獻策;日夜勤勉,始終專注用心。在石渠閣撰寫著述,文采完備;參與泰山封禪,完成盛大典禮。擔任宰相調和陰陽,用心不懈;兼任真宮職務,聲望愈發清譽。晉升太子太保恩遇尤為特殊,出鎮杭州責任不輕。兩浙要地期待你的仁政教化,三吳美景能愉悅你的高雅情懷。重重山水在舟中可見,處處百姓持酒在路邊相迎。既使遠近安定、外域肅服,更要分出精力安撫百姓。我內心正側席期待倚重,盼你能留下德政,傳揚頌揚之聲。
黃閣:漢代丞相官署,此指宰相官署。
鴻樞:指重要的中樞職位,如樞密院。
石渠:漢代石渠閣,皇家藏書處,此代指學術機構。
日觀:泰山峰名,此代指封禪大典。
調元:調和陰陽,指治理國家。
龍樓:太子居所,此指太子太保職位。
熊軾:古代高官車軾以熊為飾,代指高官所乘之車。
二浙:兩浙路,今浙江及蘇南部分地區。
三吳:吳郡、吳興、會稽,今江浙一帶。
甘棠:典出《詩經》,代指德政留芳。
此詩為宋真宗趙恒賜給王欽若的詩作。王欽若為北宋重臣,歷仕太宗、真宗朝,曾任參知政事、樞密使等職,參與封禪泰山等重大活動。詩中'日觀封崇大禮成'即指此。真宗大中祥符年間,王欽若被任命為太子太保、判杭州,此詩為其赴任前,真宗為表彰其功績、表達信任與期望而作。
全詩以帝王視角,系統回顧王欽若從近侍到中樞要員的晉升歷程,肯定其在參政、學術、封禪等方面的貢獻,強調其調任杭州的重要性,并寄望其施行仁政、惠及百姓。既體現君臣間的信任關系,也反映北宋時期對地方要員的重視,是研究真宗朝政治與王欽若生平的重要文獻。
眾林墜黃葉,皴皮抱翠枝。 自然根性在,不為雪霜移。 靈潤承多露,清陰貫四時。 婆娑歲寒意,每到坐遲遲。
亭枕方塘上,軒開四照新。 花涵清露曉,風卷綠波春。 日暖眠汀鷺,荷翻躍錦鱗。 熙熙游宴地,行樂慰西人。
古木西園勝,亭延上客過。 色無花卉妒,堅為雪霜多。 干育千年秀,根含一氣和。 明堂求厚棟,可得老巖阿。
結客乘公暇,流觴逐浩歌。 亂峰晴倒影,曲水宛回波。 小海逢元巳,蘭亭記永和。 西州行樂事,應比晉賢多。
卮傾好酒逢時盛,早遇春融媚景天。 龜暖戲挨初綠草,燕飛綠拂乍晴煙。 遲遲晝影花籃檻,郁郁香風蝶舞筵。 眉似柳開眸似水,怡情自愛賞湖邊。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歲暮道涂走此身,匆匆未是避秦人。樵夫牧豎皆仙屬,韁鎖何人汝問津。
重樓復院費搜尋,小試山行本不深。一枕思量無限事,滿山風雨作龍吟。
老屋欹斜一徑幽,廣文教授足風流。人間星宿猶無狀,腹痛經過八角樓。
一晌凝情無語,手捻梅花何處。倚竹不勝愁,暗想江頭歸路。東去東去,短艇淡煙疏雨。
綽約一枝紅怨。疏雨淡煙池館。梅子欲黃時,日倚朱闌幾遍。爭看。爭看。人在沈香亭畔。
半年不踏軒車路。仿佛過、長橋去。貼水行云風送度。兩行高柳,一坡修竹,是我嘗游處。 黃鸝休嘆青春暮。出谷遷喬舊家句。天意從人還許訴。凝寒和氣,沈陰霽色,大旱滂沱雨。
桃花春。杏花春。桃杏妖嬈如個人。歌聲清遏云。 酒醺醺。燭熒熒。眼尾微紅無限情。相逢堪斷魂。
天駟呈祥,土牛頒政,歡呼萬井春來。雕輪丹轂,雜沓展輕雷。風動珠簾不卷,香散處、半露梅腮。東郊好,波瀾浸綠,萌蘗上條枚。 徘徊。應共怪,十年豹隱,一旦鸞臺。問康時術業,混俗情懷。過雪湖山清麗,笙歌沸、舞袖縈回。兵廚富,酒腸似海,莫惜醉金杯。
顥氣遍寰宇,風露逼衣裘。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滿西樓。人道當年今日,海上騎鯨仙客,乘興下瀛州。雅志在扶世,來佐紫宸游。 廟堂上,須早計,要嘉謀。牙床錦帳,三歲江北嘆淹留。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廚百斛,與客醉瑤舟。待得蟠桃熟,相約訪浮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