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友滄師
托跡長干里,
能無車馬喧。
世人來問法,
遠戍獨懷恩。
定有花侵案,
應知月到門。
菊英已堪把,
日夕對誰飧。
托跡長干里,
能無車馬喧。
世人來問法,
遠戍獨懷恩。
定有花侵案,
應知月到門。
菊英已堪把,
日夕對誰飧。
我寄身于長干里,怎能沒有車馬的喧鬧?世人紛紛前來詢問佛法,遠在戍邊的我卻獨自懷念您的恩情。想來您那里定有花影映上書桌,月光應該會照到門前。菊花已經可以采摘,從早到晚我能和誰一起品嘗呢?
托跡:寄身,居住。
長干:古地名,在今江蘇南京秦淮河南,多為船家聚居處。
遠戍:指遠方戍守邊疆的人,此處指友人滄師。
菊英:菊花。英,花。
堪把:可以采摘。把,手持。
日夕:朝夕,從早到晚。
飧(sūn):晚飯,此處指進餐。
此詩或為詩人客居南京長干里時所作。友人滄師可能遠戍邊疆,詩人面對世人問法的熱鬧,更覺孤獨,故借景抒情,表達對友人的懷念。具體創作時間無明確記載,推測與詩人交游經歷相關。
全詩圍繞“懷友”主題,通過現實與想象交織的場景,展現對友人滄師的深切思念。以日常景物為引,情感真摯自然,體現了古典詩歌含蓄蘊藉的特點。
知君此去便歸耕,笑指孤舟一葉輕。待向三茅乞靈雨,半篙流水送君行。
先生平地起風波,畢竟中流定得么。放取斷頭船子去,醉眠煙雨一漁蓑。
御宿上林春欲盡,殘花弱柳任風吹。斗雞走馬□□□,樂煞長安游俠兒。
吟秋入翠微,高閣坐清暉。鴻寶傳真訣,清齋話息機。澗云生野屐,山雨拂塵衣。自是支離久,依方早有歸。
慘慘歲云暮,寒日無停光。況復陰晦多,景短重云長。梳頭坐清曉,朝飯熟黃粱。官閑無事業,終日偃空堂。經時不跨馬,門徑秋蕪荒。惟有霜后山,當簾對蒼蒼。
抱膝坐盤陀,以耳觀無礙。一匊悲心海樣深,何時空卻眾日界。
小年學詩雙髻丫,每嗜險語同劉叉。邇來懶惰謝鏟削,尚覺胸次饒槎枒。呂郎本是后來秀,筆勢老樹懸秋蛇。時時相過窺底里,曹丕奚翅十倍加。偶然遠貺雞肋集,燈前摩挲眼纈花。織紡青紅費機巧,裁剪縝密無奇邪。又如赤子控生馬,不使蹄嚙駕鼓車。我嘗擊節一再讀,誰謂詰屈猶聱牙。呂郎落托頗差異,舉俗媱耳喧琵琶。似聞譜系出左史,螭頭曾立書黃麻。殘膏剩馥九里潤,宜許文字專渠家。明朝驅馳向翹館,山中酒熱酸梨楂。團團巖桂月更好,點綴金粟開奇葩。儻逢故人詰新作,揚雄老矣傳侯芭。
哲人代淪謝,大雅諒難作。世路日凌夷,詞場巧枘鑿。睊睊郢都匠,戾目陵陽璞。何彼金閨彥,高誼振頑薄。尺書寄遠道,論交慰離索。風霜粲華緘,颯爽動林薄。神劍貽雷張,仙舟佇李郭。寥寥九成奏,孰振鈞天樂。千人失酬和,片語謝雕琢。泠泠金石聲,三嘆起韶濩。
誰寫驊騮草野間,身行萬里骨如山。絕勝秣飼無他技,枉占君王十二閑。
酒不能多詩又塵,欄干月午奈何春。天寒莫到海棠瘦,一夜東風吹倒人。
畫省誰兼吏隱名,酒人只合向公榮。河明忽散朝峰爽,砧響遙翻夕籟清。千里莼羹回客夢,七襄詩句屬長城。狂來星漢低相倚,肯信秋風獨旅情。
絳蠟攢寶炬,碧芻香襯金卮。東風吹下玉龍兒。融就滿堂和氣。此日蘭湯新浴,他年桂苑同攜。小詞聊代弄璋詩。剩與犀錢利市。
風鶴翩躚,記昨夢、天錫九齡。從頭數、再周甲子,屈指天星。上界仙人足官府,人間歲月自崢嶸。慶明時、生甫又生申,維岳靈。珠盈掌,金滿籯。浮瑞?,囀春鶯。是乃翁陰德,心事分明。筆下萬言多活國,胸中三尺久持衡。慰來蘇、為雨福蒼生,騰頌聲。
吏隱先尋一著高,盡輸酒圣與詩豪。君方無事同犀首,我縱有官如馬曹。把似啜茶看孟子,何如痛飲讀離騷。胸中磊落澆三椀,倩得麻姑癢處搔。
六花薝卜林間佛,九節菖蒲石上仙。何似東坡鐵拄杖,一時驚散野狐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