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隨州長卿江中晚釣寄荊南一二相識
楚水東去遠,故人離別心。
登舟望落日,岸絕荊門陰。
晚棹向孤嶼,收綸度前林。
天寒大澤暝,鳥沒長淮深。
十載夢煙波,幽期共投簪。
白鷗故友待,向我如招尋。
渺渺初月色,嗷嗷飛鴻音。
相思若千里,遙寄滄浪吟。
楚水東去遠,故人離別心。
登舟望落日,岸絕荊門陰。
晚棹向孤嶼,收綸度前林。
天寒大澤暝,鳥沒長淮深。
十載夢煙波,幽期共投簪。
白鷗故友待,向我如招尋。
渺渺初月色,嗷嗷飛鴻音。
相思若千里,遙寄滄浪吟。
楚地的江水向東流去,愈行愈遠,與故友分別的愁緒涌上心頭。登上船兒眺望落日,江岸盡頭是荊門山的陰影。傍晚劃著船駛向孤立的小島,收起釣絲穿過前方的樹林。天氣寒冷,大澤陷入昏暗,飛鳥消失在深廣的淮水之中。十年來常夢到煙波浩渺的江湖,曾有約期要共同棄官歸隱。白鷗似故友般等待,對我如同在招引探尋。朦朧的初月灑下清光,哀鳴的鴻雁傳來聲音。這相思哪怕相隔千里,也遙寄一曲《滄浪》之吟。
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
棹(zhào):船槳,此代指船。
綸(lún):釣絲。
投簪:棄官隱居。簪為古代官吏束發之具,投簪即棄官。
滄浪吟:化用《孟子·離婁上》中《滄浪歌》典故,含隱逸之意。
此詩約作于劉長卿漂泊或貶謫期間。詩人于江中晚釣時觸景生情,面對蒼茫江景,憶及與荊南舊友的離別,遂寄詩以表思念,并抒發共隱江湖的夙愿。
全詩以“江中晚釣”為線索,通過描繪暮色江景與釣者活動,串聯起對故友的相思與隱逸之愿。語言質樸而意境悠遠,既體現了劉長卿山水詩“清空”的特色,亦展現了中唐詩人對友情與人生歸處的深沉思考。
鳳出明時欲覽輝,棲桐食竹屢來儀。空山窮谷無丹穴,肯伴鴟鸮共一枝。
雨餞云郵春去矣,燕嘴泥香,暗度疏簾里。底事玉樓人未起,淚痕染透鴛鴦被。約腕金環空自委,花瓣無情,盡日隨流水。喚到侍兒何處使,秋千架外尋梅子。
家學相傳見鳳毛,早從科第擢西曹。連城白璧何曾玷,厄閏黃楊信所遭。去國有懷金闕遠,思親回首玉堂高。籠紗相業應期待,莫遣閑情寄楚騷。
神理內寂,機象外融。遺情汾水,垂冕鴻宮。樹以司牧,匪我求蒙。徒勤日用,誰契玄功。往晦必明,來碩資蹇。于皇克圣,時乘御辯。寶歷載暉,瑤光重踐。昭昭舊物,熙熙遷善。當寧日昃,求衣未明。抵璧焚翠,銷劍隳城。九疇式序,三辟載清。虞箴罔闕,矇奏傳聲。麗景則春,儀方在震。重圣積厚,金式瓊潤。天爵必諧,王臣咸藎。譬諸華霍,惟邦之鎮。正朔蔥瀚,冠冕卬越。爭長明堂,相超魏闕。龜蒙南薦,環裘西發。巢閣易窺,馴庭難?。上巳惟昔,于彼禊流。祓穢河滸,張樂春疇。既停龍駕,亦泛鳧舟。靈宮備矣,無待茲游。初鶯命曉,朝霞開夜。飾陛道源,回伊流灞。極望天淵,曲阻亭榭。閑館巖敞,長廊水架。金觴搖蕩,玉俎推移。筵浮水豹,席擾云螭。寥亮琴瑟,嗷咷塤篪。歡茲廣燕,穆穆天儀。周道如砥,康衢載直。徒愧玄黃,負恩無力。華轓徒駕,長纓未飾。相彼失晨,寧忘鼓翼。
月宇開天鏡,高樓試晚妝。秋風吹桂樹,雙燕語雕梁。
溪上兒童打稻,堂前婦女分麻。茅檐低矮掛秋瓜。愧煞雕樓畫榭。另有幾方圓圃,不過數口人家。朝餐青菜暮魚蝦。濁酒閑談耕稼。
晚乘初霽渡新昌,潮落仍漸馬腹強。薄伐共驚殳蔓草,一方從此系苞桑。張罝客椓林間杙,貢玉人通海上航。舊感縈懷歌興發,滿天霜月散新涼。
龍蛇起伏筆無前,江漢淵回語更妍。好事元須一賞足,藏家不必萬人傳。
綠護山頭綠漸勻,黃云山下綠醅新。千鐘傾盡出門去,江樹青青愁殺人。
脫卻儒冠已自閒,更令家事勿相關。百錢便掛青藜杖,不看先生紙上山。
書棚尚有送春詩,又見秋風滿范圍。夜雨床頭多釀酒,天邊一舸有人歸。
清曉聽麻姑,來約西王母。共取蟠桃簇玉盤,來勸摩耶酒。王母問摩耶,此意還知否。只為曾生我佛來,更與千千壽。
蒺藜勾吻總青青,慚愧春山草木榮。幾欲騎龍叩天闕,綠章祈雨護黃精。
頻隨粳稻熟,早芋紫莖長。亦是炎方米,能為野客糧。肥因春雨足,味得土膏香。一乳累累子,吾園種最良。
邂逅翹材客,乘秋共涉園。淺葩歡所媚,寒日醉中暄。目遠鴻堪送,林深鵲自翻。長年無所嗜,惟有不空樽。造適銜杯醑,情來念物華。喬柯寒自籟,荒菊晚猶花。滾滾飄談麈,焞焞下日車。歸騶侵暝鼓,無復避堤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