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鄭校書左掖聞鶯之作
白頭著作文人行,左掖聞鶯有短章。
委佩乍分花外仗,停驂歸滯柳邊墻。
謫仙老去鄉(xiāng)心切,賈至才高野趣長。
自笑云泥蹤跡異,無因傾耳接飛觴。
白頭著作文人行,左掖聞鶯有短章。
委佩乍分花外仗,停驂歸滯柳邊墻。
謫仙老去鄉(xiāng)心切,賈至才高野趣長。
自笑云泥蹤跡異,無因傾耳接飛觴。
白發(fā)蒼蒼的文人從事著著述之事,在左掖官署聽到黃鶯鳴唱便寫下這首短詩。玉佩輕搖,儀仗剛從花外分開;車馬暫駐,歸程被柳邊的墻垣耽擱。如謫仙李白般的人物漸老,思鄉(xiāng)之情更切;似賈至這般才高者,野趣愈發(fā)悠長。自笑彼此蹤跡如浮云與泥土般差異懸殊,沒有緣由能側(cè)耳共聽,同飲歡暢。
左掖:唐代指門下省,與右掖(中書省)同為中央官署。
委佩:玉佩下垂的樣子,代指官員服飾。
驂(cān):古代拉車的邊馬,此處代指車馬。
謫仙:指李白,賀知章曾稱其為“謫仙人”。
賈至:唐代詩人,曾任中書舍人,以詩文著稱。
云泥:云在天,泥在地,比喻地位、境遇差異極大。
飛觴(shāng):快速傳遞酒杯,指宴飲時的歡暢。
此詩為和詩(“次”指次韻),當(dāng)是作者與鄭校書同處左掖(門下省)任職時,因聞鶯鳴而作酬唱。唐代文人常以詩會友,詩中提及“謫仙”“賈至”,或暗含對先賢才名的追慕,亦反映中唐文人在官署中的日常交游與內(nèi)心感慨。
全詩通過左掖聞鶯的日常場景,結(jié)合用典與對比,既描繪了文人官署生活的片段,又抒發(fā)了遲暮思鄉(xiāng)、境遇懸殊的復(fù)雜心緒,語言典雅,情感含蓄,是唐代酬唱詩中兼具生活意趣與個人情致的作品。
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fēng)。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yuǎn),行云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jù)。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尚志服事跛神仙。辛勤了、萬千般。一朝身死入黃泉。至誠地、哭皇天。 旁人苦苦叩玄言。不免得、告諸賢。禁法蝎兒不曾傳。吃畜生、四十年。
別離情緒。萬里關(guān)山如底數(shù)。遣妾傷悲。未心郎家知不知。 自從君去。數(shù)盡殘冬春又暮。音信全乖。等到花開不見來。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一翦秋光,阿誰洗得無纖滓。冰盤徹底。人也清如此。 萬里歸來,著個斑衣戲。慈顏喜。問君不醉。更遣何人醉。
輕暑單衣四月天。重來閑屈指,惜流年。人間何處有神仙。安排我,花底與尊前。 爭道使君賢。筆端驅(qū)萬馬,駐平川。長安只在日西邊。空回首,喬木淡疏煙。
生別有相逢,死別無消息。 說著從前總是愁,只是不相憶。 月墮半窗寒,夢里分明識。 卻似嗔人不憶他,花露盈盈濕。
應(yīng)節(jié)偏干呂,亭亭在紫氛。綴空初布影,捧日已成文。 結(jié)蓋祥光迥,為樓翠色分。還同起封上,更似出橫汾。 作瑞來藩國,呈形表圣君。裴回如有托,誰道比閑云。
強(qiáng)吳矜霸略,講武在深宮。盡出嬌娥輩,先觀上將風(fēng)。 揮戈羅袖卷,擐甲汗裝紅。輕笑分旗下,含羞入隊中。 鼓停行未整,刑舉令方崇。自可威鄰國,何勞騁戰(zhàn)功。
曾向嶺頭題姓字,不穿楊葉不言歸。 弟兄各折一枝桂,還向嶺頭聯(lián)影飛。
卅載綈袍檢尚存,領(lǐng)襟雖破卻余溫。 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親舊線痕。
白盡蒹葭,蓑從蒲柳,我只松筠節(jié)。君民堯舜,老翁揩眼勛業(yè)。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