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六首 其四
秦昭登西山,慕與火帝游。頹林刊喬木,詔世為博籌。
富貴良未厭,夸謾豈知尤。投龜詬蒼蒼,楚靈輕九州。
涂窮乾溪旁,眾散不可留。徘徊餓山澤,覺失涓人疇。
新王固有命,玉衣被累囚。
秦昭登西山,慕與火帝游。頹林刊喬木,詔世為博籌。
富貴良未厭,夸謾豈知尤。投龜詬蒼蒼,楚靈輕九州。
涂窮乾溪旁,眾散不可留。徘徊餓山澤,覺失涓人疇。
新王固有命,玉衣被累囚。
秦昭襄王登上西山,一心仰慕與炎帝同游。他砍倒衰敗樹林中的高大樹木,詔令天下以賭博為樂。富貴本就難以滿足,自夸虛妄哪知是過錯。占卜不吉便辱罵蒼天,楚靈王輕視九州之重。最終在乾溪旁走投無路,眾臣離散無法挽留。他在山野中徘徊挨餓,這才醒悟失去了近侍的輔佐。新王自有天命,昔日王者如今身披囚衣成為階下囚。
秦昭:指秦昭襄王,戰國時期秦國君主。
火帝:即炎帝,傳說中的上古帝王,主火德。
刊:砍伐。
博籌:賭博用的籌碼,代指賭博行為。
尤:過錯。
投龜:古代用龜甲占卜,此處指占卜不吉后丟棄龜甲。
楚靈:楚靈王,春秋時期楚國君主,因窮奢極欲失國。
乾溪:地名,楚靈王失國后逃亡至此。
涓人:指君主的近侍、親信。
玉衣:或指囚衣,此處形容失勢后的落魄。
此詩為南朝宋詩人謝靈運《擬古六首》其四。謝氏身處劉宋政權更迭之際,目睹統治者因權欲膨脹導致的動蕩,故借擬古題材,選取秦昭、楚靈等失國君主的歷史教訓,暗諷當時政治亂象,表達對穩定統治的期待。
全詩以兩位失德君主的悲劇為核心,通過敘事與議論結合,揭示'失德必失國'的歷史規律。語言質樸而意蘊深刻,是謝靈運借古喻今、關注現實的代表作,體現了魏晉南北朝擬古詩'托古以寄今情'的文學特色。
孤劍沖星憩碧灣,桃花流水別人間。一竿紅日高低路,兩岸清風遠近帆。猿玉千秋凝蝶夢,仙棋幾局坐松關。興狂擬結青蓮社,憂國年來鬢欲斑。
襄王坐上微詞客,子建車前步水妃。瞥過低鬟流盼處,爭先含笑獨來時。東邊日下終無雨,闕上書時合有碑。腸斷吳王煙水國,扁舟何日逐鴟夷。平淡春云捧額浮,秋光劍戟近人流。無腸可斷方為憾,有藥能治不是愁。可待挑琴知有術,未傳驅豆更無謀。遙知添得春窗夢,尤在樽前燭下羞。
浩浩西河流,遙遙東魯山。山河遠相隔,千里獨游還。升堂奧可入,豈曰文辭觀。相從陳蔡厄,松柏知天寒。索居晚歸來,侯國師甘盤。去之幾千載,高風灑塵寰。瞻望不可及,青云映西關。
茲岳蘊虛詭,憑覽趣亦贍。九峰相接連,五渚逆縈浸。層阿疲且引,絕巖暢方禁。溜眾夏更寒,林交晝常蔭。伊余久緇涅,復得味恬淡。愿逐安期生,于焉愜高枕。
檐前聲不絕,枕上聽來頻。乞米空懷帖,披裘那負薪。形骸枯欲折,童仆餒生嗔。如此蕭條色,誰堪原憲貧。
迢遞錦云道,瓊花間朱草。時聞遠近香,不知秋已老。
老我行藏欲話難,先生麾節別吳?。風云會處聲光遠,勢分忘來禮數寬。預有忠勤書最績,尚留恩意及卑官。支離不敢秋江餞,卻把詩篇寫肺肝。
雪后憑高望洛都,萬峰遮眼白模糊。相將閬苑樓臺上,展盡山陰水墨圖。
江郊四月時,蠶老麥始熟。隔竹啼青鳩,遠村出黃犢。臺上夏陰濃,護田溪水綠。徑畔無人行,鳴雞上墻屋。
金陵富英彥,甲第亙中逵。短刺日夕馳,跡往神不偕。寧知塵中尚,乃在黃山陲。容城既璧隕,濟南復蘭摧。俯仰宇宙間,知己日以稀。紉袖雙郁金,三枯芬漸衰。幸其未為蕕,持用表心期。
城南觀閣連云起。形像丹青里。使君笳鼓渡江來。盡帶江南春色、放春回。青春欲住風催去。流水花無數。尊前觸目一番新。只有玉樓明月、記游人。
瑤島分明近日邊,周王元未解求仙。八駿崎嶇云外路,空疑道里隔山川。
歷歷興亡敗局棋,登臨疑夢復疑非。斷霞落日天無盡,老樹遺臺秋更悲。滄海忽驚龍穴露,廣寒猶想鳳笙歸。從教盡刬瓊華了,留在西山盡淚垂。
遐陬乍見擁天旌,海角初瞻北斗明。萬里風云俄變色,孤舟湖海動飛聲。羽書狹至贈笳堞,軍令傳宣肅柳營。自此大鵬山岳重,邊隅煙靖海門清。
翠拂朝云,紅沾曉露。孤高應爾招天妒。飄搖應悔舞東風,飄零無覓東風處。濕侵蒼苔,兩邊綠樹。綠陰深處春如故。早知風雨宥低枝,一春悔向高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