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七十一首 其八
兩手指天地,
周行步更多。
可憐黃面老,
螃蟹落湯鍋。
兩手指天地,
周行步更多。
可憐黃面老,
螃蟹落湯鍋。
雙手舉指向天地,遍行世間步伐多。可嘆那面如金的老佛陀,恰似螃蟹落入滾湯鍋。
兩手指天地:據《普曜經》等佛典記載,釋迦牟尼出生時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言‘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此處化用此典。
周行:遍行、周游,指廣泛行走于世間。
黃面老:禪宗對釋迦牟尼佛的戲稱,因傳說佛陀面色金黃,故以‘黃面老’代指。
螃蟹落湯鍋:比喻陷入困境或遭受煎熬,此處以生活化意象暗喻對‘神圣’表象的解構。
此詩為宋代禪宗偈頌,創作于禪宗語錄體盛行時期。禪宗強調‘平常心是道’,常通過日常意象與機鋒對話開示悟境。作者或為禪僧,借調侃佛陀形象,破除修行者對‘神圣’的執著,引導直見本心。
全詩以戲說手法解構傳統佛陀形象,用‘螃蟹落湯鍋’等世俗意象,打破對‘神圣’的刻板認知,體現禪宗‘離相無住’的核心思想,語言通俗而禪意深妙,是禪宗文學‘以俗說禪’的典型之作。
千回睍睆復鶯丁,不向東風自一鳴。何似儂家卑腳鳥,此生長技自呼名。
元臣云亡,遠民孔哀。風馬云車,曷往曷來。
玉花團結就冰桃,玉蕊凝香襲凍醪。時自唱歌嗺痛飲,踏歌白雪代離騷。
權老萬緣一撇。意馬心猿頓歇。杳默湛澄中,無影人人歡悅。歡悅。歡悅。性似清風明月。
秋滿闌干晚共憑,殘煙衰草最關情。西風吹起江心浪,猶作當時擊楫聲。
大都沖口似鳴蛙,遑計詩成璧與瑕。唱和有時隨野鳥,品題率意第山花。夢回久索文通筆,病起慵搜惠民車。卻笑漁樵無韻侶,風煙推我作當家。
半逐清流半委塵,殘花枝上又紛紛。晚來猶自東風惡,吹得幽香滿澗云。
百尺齊云半壁開,陪臣猶進九霞杯。蓬星氣白干天棓,苕水烽青入露臺。盡擬田單收故土,不期高干損雄材。淮魚斷信燕鴻隔,吳樹蕭蕭葉下來。承制除封八巨州,士恬馬飽適逢秋。三年弟傲群情懈,十月城圍百戰休。海島何人歌為挽,華容有女淚空流。唇亡遂使諸蕃戚,板蕩將貽上國憂。
一天微雨濕芳塵,紅綠相依幾聚春。家在海棠花下住,傷心長是未歸人。
蘭香淡淡柔柔,不能留。化作情人心上一絲秋。白白手,紅紅酒,再難求。只在長橋東畔那高樓。
十日不對鏡,新霜又幾莖。疏燈長伴客,過雁一留聲。鐘磬城中滿,星河檻外明。遙聞花月院,停杵話西征。
行吟澤畔心空健,解劍江頭事已非。把酒滄浪愧漁父,何人獨向秋風歸。
紅顏能幾時,歲月去倏忽。有寵莫令極,寵極愛將歇。
小點紅鸞欲下遲,遠山渾似畫來眉。如何一念人間事,上界仙曹便得知?
濫逐門生后,何才輔兩宮。百年含愧處,此道不曾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