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監稅黃思義寫予真于大椿之下戲題
鬢發皤然八十春,
若為百倍比莊椿。
藉令十此如彭祖,
亦是雞窠九世人。
鬢發皤然八十春,
若為百倍比莊椿。
藉令十此如彭祖,
亦是雞窠九世人。
鬢發雪白已至八十高齡,如何能以百倍壽命與大椿樹相比?即便十倍于我這般長壽如同彭祖,也不過是雞窠中更替的九世之人。
皤然:形容頭發雪白的樣子。
莊椿:出自《莊子·逍遙游》,傳說大椿樹以八千歲為一春,八千歲為一秋,象征極長壽。
彭祖:傳說中上古長壽者,據《列子》載活了八百余歲。
雞窠九世:雞壽命短暫,九世形容更替之快,此處比喻人壽相對渺小。
此詩為詩人八十歲時,友人黃思義(任永豐監稅)為其繪制肖像于大椿樹下,詩人即興題詠之作。創作時詩人已至暮年,面對自畫像,借‘大椿’這一長壽意象展開聯想,以幽默筆調表達對生命長短的思考。
詩中通過對比自身高齡與傳說長壽形象,以戲語揭示生命有限的本質,既無嘆老之悲,亦無羨壽之癡,體現豁達的生命觀,語言通俗而意蘊深刻。
十里青山接郡城,危樓四望眼添明。海冥天闊鄉心切,更聽飛飛鴻雁聲。登樓能賦非王粲,沽酒忘形有鄭虔。千里相從文字飲,不辭費盡杖頭錢。
萬山蠶聚數峰回,舊壙云封手自開。一代人師如有道,題碑應待蔡邕來。
大鯤本淵潛,化形亦天飛。截鶴續鳧脛,二物均為悲。日月繞玄度,萬象各有依。天地會有終,脩短同一歸。吾生向妍華,何惜此日衰。有酒不解飲,而問彼從違。
誰念客游者,歸裝無一金。檢書黃葉積,荷鍤白云深。親膳供莼菜,官租指橘林。因君尋角里,先寄五湖心。
相見雖無幾,相觀卻有馀。清襟無這樣,塵世有誰如。文理須教密,濃醺且放疏。論文何日再,欲別更躊躇。
出岫何幽獨,悠然飏碧空。遙分秋水影,忽度夕陽風。長天不留跡,冷月若為容。歸宿應何在,崆峒第一峰。
灶鬼何為便赫然,似嫌刀機苦無膻。圖書得免同煨燼,卻賴廚人凊不眠。
禪宇多幽意,招尋此共過。花芬襲委佩,露藹帶松蘿。樹老虬龍影,村深牧豎歌。三竿未下榻,不羨夜鳴珂。
天涯行人苦幽獨,東望萬山舒遠目。萬山隨水俱奔海,海氣吹山轉平陸。我家正在虞帝城,四邊陸海群峰青。晴窗讀書長日靜,沃野種稼三秋登。隱居自可忘人勢,何用必酬弧矢志。起從中朝賢俊游,天地無情遭亂世。橫經吳枝將自□,改服為掾百不堪。綠線那能補君袞,微祿未遂供親甘。悠悠念此憂心搗,出山何如在山好。昨夜春風過客軒,故園書舍生芳屮。夢想當年幼學時,得讀父書緣母慈。母今發白書滿棟,蕓落蠹生誰曬之。行囊千卷遭鄰火,清晝焚香忍閒坐。下帷董子古所聞,閱肆王充今豈可。歲行三復少二年,目力心思不及前。更添六載為四十,一字未成真可憐。況我雖云從宦學,撫跡安知非拓落。敢慕籍通金馬門,分無功畫麒麟閣。綵服惟思覲老親,山中耕讀返吾真。自馀萬事一莫問,社稷安危歸大臣。
落落江皋不定萍,冬寒唯憶舊春溫。前生并蒂雙飛語,到底曇花一現人。萬念俱非終算好,此身雖在只堪驚。惘然無地覓無跡,但見梧苞漸漸新。
芳閨倦繡清晝長,小園踏碎苔花香。鳴珰閒過碧筠塢,驚起玉枝雙鳳凰。云鬟半亸嬌無力,含顰似怯蓮金窄。欲將瑤瑟吊湘靈,翠袖生寒彈不得。幾回脈脈立斜曛,林下仙風吹茜裙。應恨韶華若流水,歲晚青青輸此君。
神清殿曲倚闌干,市散人空萬井間。莫負仙臺今夜月,明朝日出是塵寰。
白羽流星一點明,上林飛雁幾回驚。弓開月到天心滿,風外唯聞中的聲。
潛澗園林幽更奇,送春歸去有新詩。風光流轉身長健,又見明年花滿枝。青春不覺去堂堂,把酒誰分此日光。偶讀高人送春句,味回齒頰有馀香。
一入春來寒更癡,燕居終日百無為。亂蜂鳴老花開處,濃霧噴殘月起時。入目山河如幻影,誅心文字盡空垂。貞松澗底長孤直,不肯移根近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