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百詠 其三 太虛
夜靜星稀月半籠,曲欄人靜雪生風。
坐來所見知精蘊,妙處無言是化工。
有夢香魂游紫府,無涯清氣塞蒼穹。
香魂清氣皆真實,釋氏何空老氏空。
夜靜星稀月半籠,曲欄人靜雪生風。
坐來所見知精蘊,妙處無言是化工。
有夢香魂游紫府,無涯清氣塞蒼穹。
香魂清氣皆真實,釋氏何空老氏空。
夜晚靜謐星辰稀疏,月亮被半掩在云層;曲折欄桿旁無人聲,雪落處寒風輕起。靜坐觀梅所悟,已知其中精妙內涵;那難以言說的美妙,原是自然造化之功。梅的香魂似有夢,游于仙宮紫府;無邊的清冽之氣,充盈于天地之間。這香魂與清氣皆為真實存在,佛家說空、道家言虛又有何據?
半籠:被部分籠罩,指月亮被云半掩。
曲欄:曲折的欄桿,常指庭院中的裝飾性欄桿。
精蘊:精深的內涵、奧秘。
化工:指自然的創造化育之力。
紫府:道教傳說中仙人的居所,此處形容高潔之境。
釋氏:指佛教,因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而代稱。
老氏:指道家,因道家創始人老子(老聃)而代稱。
《梅花百詠》為詠梅組詩,此首或作于詩人深夜賞梅之際。時處靜謐環境中,詩人觀梅悟其“香魂”“清氣”之實,聯想到佛道“空無”之說,故借梅抒懷,強調自然生命的真實本質。
全詩以梅為媒,通過夜景烘托、梅魂刻畫,由景入理,批判佛道“空無”之論,突出梅花作為“真實”象征的精神內涵,展現詩人對自然本真的深刻思考。
窈窈巖壑姿,迢迢契幽賾。緬懷天臺勝,遂寄山水癖。赤城淹歲晏,所戀有三益。壯陰屈微陽,關山雪盈尺。雖嗟軌路阻,稍喜緇塵息。巾峰入草堂,天葩進瘆?。美人羅公車,求友意何極。文筵麗奇態,流觥樂無斁。鹿鳴紛諧和,造適非絲革。退念蒹與葭,茲幸附圭璧。睹空悟氣機,體有見真色。吾道未榛蕪,辴然露胸臆。
一亭雄麗倚溪頭,拭目危欄幾度秋。元氣不停天地脈,化機無息古今流。星疏水國河圖出,月印潭心太極浮。老我望洋成一笑,羞將經史臥滄州。
落日滄江畔,含悽送爾行。舳臚維對岸,燈火上高城。衰草知誰憫,弧蓬識自征。無窮離索感,且暮豈能平。
孝廉別業梅溪上,矮屋疏籬傍碧岑。流水幾灣銀作浪,寒花萬樹玉為林。垂綸早葉非熊兆,結實寧忘調鼎心。嗟我別來京國久,扁舟何日許相尋。
問訊梁公實,聲名未寂寥。病何關藥餌,貧豈任漁樵。十載能吾輩,同心正久要。邊書況昨日,散捷紫宸朝。
桑椹初生柳葉秾,薰風咄咄逼春工。物華過眼真堪恨,綠發今成一老翁。病眼看花似夢中,可堪紅紫半成空。一年三月春馀幾,枕上那聞昨夜風。融融春日覺身閑,急水浮舟下石灣。此去知心唯杜宇,與君結伴老家山。
洛陽開大道,城北達城西。青槐隨幔拂,綠柳逐風低。玉珂鳴戰怪,金爪斗場雞。桑萎日行暮,多逢秦氏妻。
客居能免俗,塵事詎能清。坐近淩風干,方知飲露情。
誰遣參孫傾廈來,磨牙吮血路邪開。蜉蝣舞盡麻衣雪,芷若焚馀火獄灰。哭社早赍三戶恨,銜樽再續十年哀。吹簧良宴沸天日,狐鬼中宵拜禪臺。
世事風經兩過,此身遇坎乘流。折腰不為五斗,轍環或遍九州。
夢中林屋樹蒼蒼,掩映人家橘柚黃。更有楊梅無數樹,蒲萄處處綠陰涼。
瀼瀼湛露柏間垂,色勝醍醐味勝飴。見說華池元自有,可煩天上借璚枝。
本來游客意,欲與月明期。碧海深何許,清光望轉遲。草香聞露墜,林暗見星垂。幸對尊中酒,殷勤坐不辭。
雙溪東南來,奔流自縈回。朝宗遠勢合,浩蕩青如苔。中溪曠望彌原陸,十里人煙接喬木。比屋常聞弦誦聲,高岡遠見牛羊牧。故人昔住橫山前,宦游辭家經幾年。歸來愛此風景好,移居卜筑溪水邊。數椽粗樸也瀟灑,窗戶臨溪瞰平野。屋里連床積簡編,門前終日留車馬。種松藝竹環碧山,蘭舟蕩漾滄浪間。云龍仙人放鶴去,浣花野客釣魚還。羨君自是文章伯,歸老林泉得閒適。問字人尋揚子居,息交誰訪陶潛宅。山田八月禾黍收,豪吟縱飲亦何求。舞回鴝鵒千峰曙,歌罷滄浪萬頃秋。由來勝地多山水,如此清幽能有幾。開門獨步少塵喧,但見青山白云起。昔聞好是平泉莊,一時草木生輝光。只今零落竟何有,逢人唯說鄭公鄉。
一勺錢溪水,半年澄客心。風塵增感慨,山水倦登臨。處處群游在,林林眾木森。持杯騁懷思,還沛聽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