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宮講于素齋韻為別 其一
鳧短何曾計鶴長,從他踽踽復涼涼。
馬歸塞上元非失,弓在人間豈是亡。
旋別薰蕕充子佩,剩栽紅白課蜂房。
到家趁得梅花在,分遣飛來數點香。
鳧短何曾計鶴長,從他踽踽復涼涼。
馬歸塞上元非失,弓在人間豈是亡。
旋別薰蕕充子佩,剩栽紅白課蜂房。
到家趁得梅花在,分遣飛來數點香。
野鴨腿短不必計較仙鶴腿長,任由他人孤獨冷落。戰馬跑回塞外原本并非損失,良弓留在人間怎算消亡。很快分別,用香草惡草充作你的佩飾,多栽種些紅白花來管理蜂房。回到家趕上梅花綻放,分送那飄來的幾點清香。
鳧短何曾計鶴長:出自“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比喻各有特點,不必攀比。
踽踽:孤獨的樣子。涼涼:冷落、凄涼。
馬歸塞上元非失:化用“塞翁失馬”的典故,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薰蕕:薰是香草,蕕是臭草,比喻善惡、賢愚。
課:管理、督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為別”推測,是詩人在與友人分別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可能較為平常,詩人以豁達心態送別友人。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豁達的人生態度和對友人的祝福。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學功底。
一束宮腰太瘦生。回風回雪總堪驚。家山舞破春仍在,莫遣黃鸝更費聲。
方山百里路崎嶇,按部因尋長者廬。伏虎已歸天女去,隴頭新見萬松株。
健兒委棄在疆場,萬姓流離半死傷。未戰先逃恬不恥,回鑾盛典大鋪張。
學得啼妝掩醉妝。偷描淺黛點初黃。搴條挽作相思結,縈損愁春九曲腸。
嫩江血戰驚強敵,愛國男兒自主張。雪地冰天誰管得,東風吹暖半閑堂。
滿架酴醾雪未乾,滴階紅顆照春殘。知公有意參金鼎,馳送朝霞九轉丹。
半罨宮墻半覆堤。落花無賴晚鶯啼。一從黃竹歌聲斷,青雀歸飛不肯西。
專制難期政令寬,每因功業震人寰。未聞辱國兒皇帝,亦欲伊周一例看。
誰將絳蠟千枝淚,镕作驪龍百斛珠。酪盌冰盤非我稱,敢煩西子薦陶朱。
千縷愁縈更夢縈。搓綿弄絮豈無情。因風面旋猶勝舞,飛度層城路不明。
自來亡國多妖孽,一世興衰照眼明。幸有艱難能煉骨,依然白發老書生。
髣髴是荼蘼,金沙著白衣。香于佛見笑,大似野薔薇。
曾伴驚鴻妙舞來。靈和千樹換新栽。虬柯半死新稊在,猶自依依九子臺。
江南目盡飛鴻遠,隱約羅浮海外山。曾記盈盈秋水闊,好花開滿荔枝灣。
出城猶記四年前,朝看西湖到暮煙。自有南湖相暖熱,可曾頻過六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