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其三 擬送王司馬北征
紫殿宣麻,彤墀賜宴,仗鉞專征。看白日辭天,玄冬出塞,金戈寒映,寶劍雄鳴。雪滿居庸,山橫碣石,北去龍沙幾日程。據鞍處,正旌旗蔽野,鼓角連營。
丈夫有志功名。好戡亂、扶危定太平。況圣主恩深,清時望重,試憑全策,早下堅城。王浚平吳,裴公破蔡,勛業真堪帶礪盟。登壇處,愿指麾諸將,一戰功成。
紫殿宣麻,彤墀賜宴,仗鉞專征。看白日辭天,玄冬出塞,金戈寒映,寶劍雄鳴。雪滿居庸,山橫碣石,北去龍沙幾日程。據鞍處,正旌旗蔽野,鼓角連營。
丈夫有志功名。好戡亂、扶危定太平。況圣主恩深,清時望重,試憑全策,早下堅城。王浚平吳,裴公破蔡,勛業真堪帶礪盟。登壇處,愿指麾諸將,一戰功成。
在皇宮中皇帝宣讀任命詔書,在宮殿臺階前賜下酒宴,授予王司馬軍事大權出征。看他在白日里告別京城,寒冬時節奔赴塞外,寒冽中金色的戈矛閃耀光芒,寶劍似在雄威地鳴響。居庸關被大雪覆蓋,碣石山橫亙眼前,向北前往沙漠要多少日程。他騎在馬鞍上,只見旌旗遮蔽原野,鼓角聲在軍營中連綿不斷。大丈夫有志于建立功名。正好去平定叛亂、扶持危難以安定太平。況且圣主的恩情深厚,清平時代他聲望很高,試著憑借周全的計策,早日攻下堅固的城池。就像王浚平定東吳、裴度攻破蔡州一樣,這樣的功勛真值得與國家共長久。在拜將的壇上,希望他指揮眾將,一戰成功。
紫殿:皇宮。宣麻:唐宋任命將相,用黃白麻紙寫詔書,在朝廷宣布,稱宣麻。
彤墀:皇宮中的紅色臺階。
仗鉞:手持斧鉞,象征掌握軍事大權。
玄冬:冬季。
居庸:居庸關。
碣石:山名。
龍沙:泛指塞外沙漠。
戡亂:平定叛亂。
王浚平吳:西晉王浚率水軍滅吳。
裴公破蔡:唐朝裴度平定淮西蔡州叛亂。
帶礪盟:漢高祖封功臣時盟誓,黃河如帶,泰山如礪,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應處于一個相對需要軍事行動來平定叛亂、維護國家安定的時期。詩人為王司馬出征而作此詞,表達對其的期許和鼓勵,也反映出當時社會對能臣武將平定危難的渴望。
這首詞主旨是鼓勵王司馬出征建功,突出特點是氣勢豪邁,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國家事務的關注和對英雄的贊美。
萬頃寒光一席鋪,冰輪行處片云無。 鷲峰遙度西風冷,桂子紛紛點玉壺。
如簧巧囀最高枝,苑樹青歸萬縷絲。 玉輦不來春又老,聲聲訴與落花知。
塔影初收日色昏,隔墻人語近甘園。 南山游遍分歸路,半入錢唐半暗門。
望湖亭外半青山,跨水修梁影亦寒。 待伴痕邊分草色,鶴驚碎玉吸闌干。
九鎖山寒玉作圍,紅塵世事可曾知。 峰回似覺前無路,身到因思舊有詩。 云掩巖扉龍蟄冷,月明華表鶴歸遲。 梅花笑我真迂闊,踏雪重游臘盡時。
避暑人歸自冷泉,步頭云錦晚涼天。 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旋買船。
塔邊分占宿湖船,寶鑒開匳水接天。 橫玉叫云何處起,波心驚覺老龍眠。
雁蕩接臺山。秋來最好看。壽星明、高現云端。八月初弦三日里,□二老、福人間。 玉節近天顏。東西兩路安。祝蒼松、節勁根蟠。相漢元勛蕭第一,留次位、著曹參。
當時心事已相關,雨散云飛一餉間。 便是孤帆從此去,不堪重上望夫山。
暮云飛斷。潮落吳江岸。憶昔佳人愁思漫。那更樓頭聞雁。此時有意還成。爭知惱殺蘭卿。畫作碧梧蒼石,至今圖得風聲。
玉女峰臨二曲流,刳心學道幾春秋。 東風不信心如鐵,卻放石楠花滿頭。
恰則元宵,燦萬燈、星球如晝。春乍暖、化工未放,十分花柳。和氣并隨燈夕至,一時鐘作人間秀。問煙霄、直上舌含香,文摛繡。 命世杰,調元手。荊楚地,淹留欠。看日邊追詔,印垂金斗。翠竹蒼松身逾健,蛾兒雪竹論人如舊。愿湘江、卷入玉壺中,為公壽。
得毛韓經學。振祖風,挺挺凌煙勛業。文章世為甲。果妙齡秀發,薦膺衡鶚。名登雁塔。訪梅仙,種河陽桃李,從茲兩綰銅符,多少吏民歡洽。 慶愜。歸來整頓,松竹笑傲,武夷溪壑。韶光恰匝。清明過了旬浹。喜當初度日。稱觴春酒,一飲紅生雙頰。愿兒孫,世襲簪纓,代常不乏。
水際輕煙,沙邊微雨。荷花芳草垂楊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紅箋,淚題錦句。西湖豈憶相思苦。只應幽夢解重來,夢中不識從何去。
正落花時節,憔悴東風,綠滿愁痕。悄客夢驚呼伴侶,斷鴻有約,回泊歸云。江空共道惆悵,夜雨隔篷聞。盡世外縱橫,人間恩怨,細酌重論。 嘆他鄉異縣,渺舊雨新知,歷落情真。匆匆那忍別,料當君思我,我亦思君。人生自非麋鹿,無計久同群。此去重銷魂,黃昏細雨人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