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驛丞朝京
官槐繞驛蔭通津,畫舫參差候水濱。
客枕久聽吳苑雨,鄉(xiāng)書多寄洛陽人。
停杯別館鶯聲早,策馬征途月色新。
遙想到京寒食后,五陵花柳萬家春。
官槐繞驛蔭通津,畫舫參差候水濱。
客枕久聽吳苑雨,鄉(xiāng)書多寄洛陽人。
停杯別館鶯聲早,策馬征途月色新。
遙想到京寒食后,五陵花柳萬家春。
驛館周圍的官槐成蔭,遮蔽著通津渡口,色彩斑斕的畫舫參差不齊地停靠在水邊。客人長久地在枕上聆聽吳地園林的雨聲,還經(jīng)常把家書寄給洛陽的親友。在別館停下酒杯話別,黃鶯啼聲早早響起,騎上駿馬踏上征途,月色清新美好。遙想你到京城時已是寒食節(jié)之后,五陵一帶繁花似錦、柳色如煙,千家萬戶都沉浸在春日的美景中。
官槐:官府種植的槐樹。
通津:四通八達的渡口。
畫舫:裝飾華麗的游船。
吳苑:指吳地的園林。
洛陽人:泛指故鄉(xiāng)的親友。
別館:餞別的館舍。
寒食:寒食節(jié),在清明前一二日。
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此處泛指京城附近。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題可知是詩人送高驛丞去京城。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驛丞有進京述職等事務,詩人在送別時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虛實結合,前實寫送別,后虛寫京城春色。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xiàn)了送別詩的常見風格和情感表達。
璚仙夢碎玻璃枕。鴛愁綠繡芙蓉錦。簾額蕩珠煙。夕陽如病天。相思嫌味淺。芳緒金刀剪。無處拾殘紅。畫樓楊柳風。
事業(yè)功名在讀書,圣賢妙處著工夫。區(qū)區(qū)只為潭潭府,不敢如韓訓阿符。
官達身何補,才名陸未沉。不妨吾道在,休較吏文深。城郭春將暮,風云晚更陰。相看炎海闊,魂斷欲分襟。春草故人去,落花離緒多。芙蓉少顏色,薏苡盡風波。塵土非長策,功名一醉歌。周南暫留滯,莫改歲寒柯。
今朝十五,升堂直舉。全主全賓,燈籠露柱。不是佛,不是祖。剔起兩莖眉,三更日卓午。
南州有奇鳥,戢羽昆崙巔。渴飲沆瀣露,饑餐青瑯玕。翩翩唼蘭沼,矯矯翔云天。永與塵寰隔,翹首招群仙。螭珠不隱世,湛盧不終淪。美材收匠石,作棟清華班。清華簡賢俊,出守向函關。函關騰紫氣,詰旦謁玄元。授以青云芝,服之可長年。相期在萬古,富貴何足論。煌煌華燈懸,高堂羅佳賓。歌筵飲正酣,起視眾星闌。送子將遠行,欲贈非常言。矯矯人中龍,結想在青云。因風生羽翰,飛鳴翼紫宸。盛滿難久居,終當保其真。朝著王喬舄,夕浴穎川濱。攜手覓煙霞,逍遙侶鴻鸞。隱顯從變化,誰能測其端。冀君長識察,此志勿中淪。
不雨不日林風涼,城外晝比城中長。況是花壁青竹墻,酒邊安得生夕陽,西山勸客飛千觴。
我昔聞諸葛,園林遍種桑。吾宅才五畝,墻下亦成行。不愛椹子垂,愛此遠枝揚。濃陰日夕佳,常在吾廬旁。五岳老難游,對此可徜徉。鳴鳩忽高飛,三嗅入斜陽。
分得青天在,盤桓且振裾。行春依雨歇,問月借春舒。草咎張椎誤,兼之荊劍疏。將傳島上史,末路漫躊躇。
鳳城樓堞隱寒空,玉帳旌麾飐曉風。新菊凝香隨步輦,靈峰積翠繞離宮。龍云瑞氣來皇邑,霜露秋容感圣衷。蕓閣侍臣勞簡命,擁旄持節(jié)愧何功。畫戟連營警衛(wèi)重,翠華今夕駐行宮。朝頒璽敕綸言重,夜鎖金城節(jié)制雄。風清刻漏來天上,霜白星河繞禁中。皇德萬年同郟鼎,漢家誰數(shù)貳師功。
寒嵐依約認華陽,遙想高人臥草堂。半日始齋青?飯,移時空印白檀香。鶴雛入夜歸云屋,乳管逢春落石床。誰道夫君無伴侶,不離窗下見羲皇。
不受饑驅(qū),何憂看殺。逢君幾度更裘葛。愁時蝶夢苦難輕,老來姜性偏增辣。病莫多情,窮須作達。醉歌要把行云遏。蜀山雪亮墜猢猻,錢唐風晦驚羅剎。
近城故有武王臺,拂云千尺高崔嵬。謂之朝漢乃非是,歲時嘉會傾尊罍。
殿上歡呼擊柱時,叔孫初起漢朝儀。周官典禮應猶在,綿蕞何須野外為。
上清仙夢。桄到十三春洞。玉顏紅。月下隨王母,花前別寧封。黃衶潛解佩,赤舄緩弛弓。稱名多誤聽,為呼儂。
路經(jīng)彈汗州,因作《彈汗行》。自昔蒙古長,原有汗之稱。長城以北東西亙,各據(jù)部落雄相爭。文皇欲彈壓若輩,邊州因以此額泐巖城。而何四夷君長上尊號,既笑卻之,后乃賜書四夷遂用可汗名。《彈汗行》,漫言唐事試言我皇清。四十九旗為舊屬,久去汗號,惟以王公帶礪百世榮。四喀爾喀實后附,仍其汗號乃我皇祖沛恩宏。朕雖不德定準部,亦存其汗號都爾伯特,至今世錄其孫曾。其余自作孽,覆祀非我黷武逞佳兵。最后土爾扈特自歸順,仍其汗號無庸更。《彈汗行》,何須彈壓惟廑懷柔情。各部人覲循茲以入京,億萬斯年,受恩保土與國享升平。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