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周用賓宿山中
道人訪我西湖間,拄杖月明聞扣關。
焚香下榻夜初靜,解衣對坐神自閒。
眼中君似王摩詰,海內我亦元次山。
短袍高帽意更遠,同來白日游塵寰。
道人訪我西湖間,拄杖月明聞扣關。
焚香下榻夜初靜,解衣對坐神自閒。
眼中君似王摩詰,海內我亦元次山。
短袍高帽意更遠,同來白日游塵寰。
有道之人到西湖畔拜訪我,月光下聽聞他拄著拐杖叩響門環。我焚香后請他下榻,此時夜剛剛安靜下來,我們解開衣衫相對而坐,神情自然悠閑。在我眼中你好似王摩詰,而在世間我也如元次山。你身著短袍頭戴高帽,意趣更加高遠,我們一同在這塵世的白日里游玩。
道人:有道之人,這里指周用賓。
扣關:敲門。
王摩詰:即王維,唐代著名詩人、畫家。
元次山:即元結,唐代文學家。
塵寰:塵世、人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在西湖邊居住,友人周用賓前來拜訪,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享受與友人相聚的時光。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相聚的喜悅和對友人的贊賞。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高雅的情趣。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生活情趣。
別來心事故無窮,坐落懸車語未終。更辟柴門開小酌,千竿瘦竹兩衰翁。
野竹森疏映石潭,靈峰天際擁終南。纖塵不到夜談處,月白風清酒半酣。
暫避愁魔有睡鄉。宵清入水簟生涼。梧風吹遠魂疑斷,蕉雨驚回夜正長。
參幻景,惜流光。空幃明滅映銀釭。安能盡是邯鄲境,冷透人間富貴場。
西滸俱來日,東朝極盛時。彫弓平黑海,彩筆照丹墀。壟起先裁費,丹成不用醫。人間空悵望,風月宴瑤池。
圣祖艱難業,重孫擁佑恩。玉妃閑寶簡,仙御送金根。杳杳龍先去,翩翩鳳又翻。涂山望堯穴,日月萬春存。
一望山圍敞舊樓,
通江文物易傳郵。
抱關近接丹砂令,
潴水微開赤縣州。
漁父滄浪時鼓枻,
王孫桂樹莫離憂。
輕風冉冉吹菱芡,
隨意觀魚更狎鷗。
自是東籬巧傲霜,
秋英爛漫艷華堂。
白衣似愛陶潛興,
青眼從教阮籍狂。
此日看花猶帝里,
十年起草愧明光。
獨憐同舍兼同調,
吟得詩成句里香。
周公負成王
弗陵踐天子
高卑既已陳
旦夕遵涂軌
小人追喪軀
截趾而適履
刺侯生釁隙
上書恣詆毀
將軍謝免冠
少帝燭奸詭
墻茨不可掃
婦人定足恃
籍甚聲名,門闌相種,文章世科。算當年瑞世,正當夏五,仙家毓德,全是春和。底事屏星,著之海嶠,奈此騰驤驥足何。君知否,看飛來丹詔,徑上鸞坡。
殷勤攜酒相過。要滟滟浮君金叵羅。嘆同心相契,古來難覓,二年同處,意總無它。如此平分,更教添個,也自清風明月多。拼沈醉,任光浮綠鬢,笑滿紅渦。
惜春芳序晚,岑寂淡幽情。
補病休資藥,非才敢近名。
云歸三徑暖,花落一村晴。
望盡林皋外,乘風社燕輕。
笑摘青梅傍綺疏。數枝花影漾前除。太湖石畔看金魚。
筍指曉寒慵出袖,翠鬟春懶不成梳。為君縫狹繡羅襦。
東皇著意釀妍春,一夕倡條舞曲塵。從此鶯花回上苑,大堤爭看踏青人。因風眠起怨風吹,露葉凝煙故故垂。莫道鳳城頻點染,惹人終古恨成絲。舜死堯囚舊話殘,旗亭歲歲綰雕鞍。行人錯說春光好,如此柔條莫浪攀。雨驟風狂困晝眠,靈和春色憶當年。鳳靴人遠鈿車逝,空向離亭泣暮煙。裊裊春風響佩環,頓驚鶯語度重關。幾番花信年光老,錯覓銜泥舊燕還。軟舞差差過一生,家山破碎總心驚。新鶯不管興亡恨,飛上柔條故弄聲。飄盡秾春桃李妝,剩將螺黛換宮黃。春風十里江南路,禁得游人暗斷腸。婀娜煙絲覆畫堤,墜歡如夢鳥空啼。春城依舊繁笙管,催送斜陽過水西。九十春光逗嫩寒,幾番風雨百花殘。桃源路杳漁郎逝,休作東南好景看。煙眉露眼最堪憐,中有臨風蛻骨蟬。一自彩云南去后,至今遺恨會金鈿。哀絲豪竹杳歌塵,飄盡楊花了卻春。金谷繁華久消歇,明珠空換墜樓人。休蹙宮眉莫弄顰,樓頭寄語斷腸人。等閒花事年年在,開遍嫣紅又是春。飛絮無端化作萍,莫嗟隨水任飄零。枯楊尚有新稊在,憑藉東風眼又青。易醒好夢竟魂銷,流水空還廿四橋。狼藉千紅春事了,定教愁損沈郎腰。年來斷夢已成塵,欲溯仙源試問津。眼底蟲沙供一笑,避秦行逐武陵人。
東湖輥底怒濤,青山參天荊棘。
兩處狹路相逢,拶得渠儂上壁。
恩難酬,怨難酬,熱煮冷泉流水,濃點淡茶一甌。
登山樹橫嶺,度壑泥濺石。
石險路益紆,壩長山轉逼。
中道分洼窿,流泉詭出沒。
遙翠寒煙封,深綠叢莽積。
金鴉負斜暉,狡兔散殘雪。
岸腳云葉青,樹腹燒痕黑。
伏巒巧障袂,懸崖駭當額。
林高起夕陰,徑曲釀暝色。
遙佇村煙昏,喜點野火密。
夾岸鵂鹠啼,近寨狺犬出。
解轡費踟躕,展榻獲寢息。
板屋凈客塵,遙峰墮明月。
水縮天低,柳絲不要人扶起。
連橋十二。
略帶江南氣。
趙北燕南,從古銷魂地。
闌干倚。
雁行天際。
逗入人群里。
牛渚磯邊渺渺秋,
笛聲吹月下中流。
西風不識張京兆,
畫得蛾眉如許愁。
杖藜乘興縱幽尋,
野寺松篁藹翠陰。
流水潺湲如有恨,
白云舒卷本無心。
龍鐘誰識天津叟,
高臥曾為梁甫吟。
靜奏瑤琴聊自適,
祇應風月是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