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淡花
青莖發紅葩,蕭疏間山翠。
厥根眾瓣攢,大都菘白類。
性既和且平,微苦亦有致。
其味信足嘉,其名亦足紀。
安得散淡人,相與長甘此。
青莖發紅葩,蕭疏間山翠。
厥根眾瓣攢,大都菘白類。
性既和且平,微苦亦有致。
其味信足嘉,其名亦足紀。
安得散淡人,相與長甘此。
青色的莖上開著紅色的花朵,稀疏地夾雜在山間的翠色之中。它的根部由眾多瓣片聚集而成,大多類似白菜。它的品性平和,略微帶點苦味也別有風味。它的味道確實值得稱贊,它的名字也值得記錄。怎樣才能找到那些閑散淡泊的人,一同長久地享受這美味呢。
葩:花。
蕭疏:稀疏。
厥:其,它的。
攢:聚集。
菘:白菜。
信:確實。
紀:記錄。
散淡人:閑散淡泊的人。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山間看到這種花卉,被其淡雅之美吸引,聯想到散淡的生活,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花表達對散淡生活的向往。特點是語言質樸,以花喻人。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情趣。
平生長作蠹書蟫,老去猶資慰我心。每到古人名節處,慨然掩卷一沉吟。
斜陽薄怒。天氣明朝雨。春是馀寒衣上住。情味客心僧語。逢花寫到團圓。落花翻悟人間。芳樹可能無賴,一空亂擲飛綿。
十載明經擅草萊,青云搖曳佩刀來。名家舊識中丞后,佐郡仍推別駕才。擁蓋日華流漢殿,抽毫霞色動燕臺。應徐咫尺南皮近,彩筆雄章次第裁。
江頭二月草萋萋,吟倚東風望欲迷。日落海門煙水暝,雨收江浦樹云低。潮頭生自湄州北,山勢來從禧水西。景物役人歸路晚,馬蹄踏碎落花泥。
平生拙計類愚公,處處撐篙溯逆風。身已呻吟行澤畔,誰令剝啄到山中。歷官蟻穴一場夢,悶事雞窠百歲翁。頗恨暮年持酒戒,不能領客訪無功。在野宜賡擊壤歌,隱憂不禁畝忠何。殷生宰相安知否,逸少群賢感慨多。老覺鬢絲難掩覆,窮惟心鐵未消磨。早知擲卻毛錐子,有警猶為國荷戈。兩被宸奎擢史官,曾參豹尾屬車間。不能直筆公褒貶,安敢高談到畫珊。老有丹心猶戀闕,死無一字可藏山。兒童忘記翁年甲,但笑顏蒼與鬢斑。
雪里移蒼斛,梢頭點翠芒。只銷三日暖,便坼數花房。紫袖染難透,瓊膚曬轉香。小留供鼻觀,開去未須忙。
白石叢叢屋上山,泉聲一道碧云間。十分如練月同色,萬古不痕天照顏。靜夜竹齋知雨意,清秋茶鼎共僧閒。甘寒可濯功名念,公子青袍鬢未斑。
因拜山農號,生涯日日新。帶泥移瘦竹,和蘚擇枯薪。時酌山泉賞,都無世俗塵。烏鳶雖見忌,麋鹿自相親。
朔客蒼頭一尺髭,酒酣氣熱卷蘆吹。花娘不展徘徊拜,虛負王孫五字詩。
長夜夢初回,月上山之厓。何由知月上,梧桐影橫斜。
游遲畏晚天,晚際反凄妍。好月下山路,順風歸浦船。云濤孤棹外,市塢半燈邊。回首蒼蒼處,金焦在亂煙。
循良久已著江濆,梅嶺南來兩粵分。郭外一錢遮五馬,匣中雙劍凈三軍。霜臺俯瞰柯山斧,行部遙飛石室云。召對定知驚見晚,早期麟閣勒殊勛。
晚耽碑帖癖愈深,千里迢迢同此心。一卷飛來眉亦舞,何須療疾待陳琳。
錦瑟誰分五十弦?千年悲曲憶茫然。多少傷心人盡負,又何堪?縱有明珠凝我意,仍將清淚濕君衫。休說今生如蝶夢,再聽難。
昨年聞汝在郴州,對酒時常使我憂。無客解題鸚鵡賦,同誰出入鳳凰樓。瀟湘夢澤今虛遠,易水燕山不斷游。舊雨休嗟車馬伴,卜鄰先近李膺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