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十六日孫道甫范文一昆仲邀予同汪進之京兆方質夫逸人泛舟西湖二首 其二
載酒同尋白鷺灣,相看一笑意猶閒。
殘霞隔水宜詩句,歸鳥度云見晚山。
謝氏賓朋牛者上,岑家兄弟渼陂間。
醉歌小海無人和,獨與漁郎泛月還。
載酒同尋白鷺灣,相看一笑意猶閒。
殘霞隔水宜詩句,歸鳥度云見晚山。
謝氏賓朋牛者上,岑家兄弟渼陂間。
醉歌小海無人和,獨與漁郎泛月還。
帶著美酒一同去探尋白鷺灣,彼此相視一笑,神情悠然閑適。隔著湖水的殘霞很適合入詩,歸巢的鳥兒穿過云朵,顯現出傍晚的山巒。就像謝安家族的賓朋在牛渚山上聚會,又如岑參兄弟在渼陂間游樂。我醉后唱起《小海》之歌無人應和,只好獨自和漁翁在月色中乘船返回。
孟秋:秋季的第一個月,農歷七月。
昆仲:稱人兄弟。
閒:同“閑”,閑適。
謝氏賓朋:指東晉謝安與其賓客在牛渚山聚會的事。牛者上:應為“牛渚上”,牛渚,山名,在今安徽當涂西北。
岑家兄弟:指唐代詩人岑參與其兄弟在渼陂游玩。渼陂:在今陜西戶縣西。
小海:可能是一首歌曲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農歷七月十六日,詩人受孫道甫、范文一兄弟邀請,與汪進之、方質夫等人一同泛舟西湖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處于閑適的心境,與友人相聚游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友人西湖泛舟之游,展現了游玩的閑適愜意。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自然,生動地描繪出西湖傍晚景色。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文人聚會游樂、吟詩唱和的生活情趣。
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欄 通:闌)
眾星羅列夜明深,巖點孤燈月未沉。 圓滿光華不磨瑩,掛在青天是我心。
兩株桃杏映籬斜,妝點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
葦蓬疏薄漏斜陽,半日孤吟未過江。 唯有鷺鷥知我意,時時翹足對船窗。
眾星羅列夜明深, 巖點孤燈月未沉。 圓滿光華不磨鏡, 掛在青天是我心。
可貴天然物,獨一無伴侶。 覓他不可見,出入無門戶。 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處。 你若不信受,相逢不相遇。
獨坐常忽忽,情懷何悠悠。 山腰云縵縵,谷口風颼颼。 猿來樹裊裊,鳥入林啾啾。 時催鬢颯颯,歲盡老惆惆。
嘉遁仰靈范,世道何韁{七幾}。 長生昔對面,皇丘昧玄機。 沆瀣不足吞,正一知所歸。 七鎖度靈鑰,進力行洞微。
崿嶂洞陰窅,嶕峣郁千尋。 不有不測淵,蜿蜒伏蕭森。 作霈待時舉,妙化通天心。 六鎖度靈鑰,綜御歸龍吟。
一片殘紅落紫苔,笙歌無夢到樓臺。 溪山晝鎖石橋斷,山雨夜添春水來。 江上客扶歸馬醉,柳陰人喚打魚回。 不知上苑花開否,無路行看羯鼓催。
江天暮雪,最可愛青簾搖曳長杠。生涯閑散,占斷水國漁邦。煙浮草屋梅近砌,水繞柴扉山對窗。時復竹籬旁,吠犬汪汪。 【幺】向滿目夕陽影里,見遠浦歸舟,帆力風降。山城欲閉,時聽戍鼓音夅音夅。群鴉噪晚千萬點,寒雁書空三四行。畫向小屏間,夜夜停釭。 【大安樂】從人笑我愚和戇,瀟湘影里且妝呆,不談劉項與孫龐。近小窗,誰羨碧油幢? 【元和令】粳米炊長腰,鳊魚煮縮項。悶攜村酒飲空缸,是非一任講。恣情拍手棹漁歌,高低不論腔。 【尾】浪滂滂,水茫茫,小舟斜纜壞橋樁。綸竿蓑笠,落梅風里釣寒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 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 雨中有淚亦凄愴,月下無人更清淑。 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忽逢絕艷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銜子飛來定鴻鵠。 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尊歌此曲。 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那忍觸。
倚空金碧崔嵬,鳳山直下如拳小。仰瞻天闕,北辰不動,眾星環繞。喚起群聾,銅龍警夜,靈鼉催曉。自鴟夷去后,狂瀾未息,從此壓,潮頭倒。回睨呀然雙璧,問遺蹤劫灰如掃。三吳形勝,千年壯觀,地靈天巧。航海梯山,獻琛效貢,每繇斯道。惜無人健筆,載歌謠事,詫東南好。
晨雞兩遍報更闌,刁斗無聲曉漏干。 暖日映山調正氣,東風入樹舞殘寒。 軒車欲識人間感,獻歲須來帝里看。 才酌屠蘇定年齒,坐中惟笑鬢毛斑。
花冥冥。水泠泠。雨雨風風滿碧汀。勞勞長短亭。 想凄清。倚銀屏。點點聲聲不忍聽。盈盈淚暗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