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貼子詞 皇后閣五首 其一
穜稑獻新種,
祎褕浣舊衣。
玉鉤隨步輦,
行看采桑歸。
穜稑獻新種,
祎褕浣舊衣。
玉鉤隨步輦,
行看采桑歸。
獻上了新種的稑和穜,皇后穿著舊衣親自浣洗。玉鉤隨著皇后的步輦移動,看著她采桑歸來。
穜稑(tóng lù):兩種谷物,先種后熟叫穜,后種先熟叫稑。
祎褕(yī yú):古代王后的祭服。
步輦:古代一種用人抬的代步工具,類似轎子。
春貼子詞是宋代宮廷在立春日剪貼于宮中門帳上的應制詩詞。此詩創作于宮廷,當時可能正值春日農桑時節,宮廷有鼓勵農桑的傳統,皇后參與采桑活動,詩人以此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后參與農桑活動,體現皇家對農業的重視。其特點是語言質樸,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這類春貼子詞是宋代宮廷文化的一種體現。
和熹昔臨朝,文彩冠東都。立幼擅天權,不救昆弟誅。宣仁善革故,圣澤沛皇圖。榮名伸敵國,不免子孫誣。追惟正統初,煢然五尺孤。太后坐深宮,格心但詩書。九有頌慈孝,千載仰深謨。
阮公雖淪跡,識密鑒亦洞。沈醉似埋照,寓辭類托諷。長嘯若懷人,越禮自驚眾。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
片石亡來歲月深,昔時來覓到如今。誰知只在家山里,枉費工夫別處尋。
吁嗟乎,青齊之土,畫海為疆。海之大兮吾不知其幾千萬里,東西南北之相望。但見洪流巨浸浡潏蕩汩,播元氣而回陰陽。白日含光動碣石,玄云散影翳扶桑。六鰲燬骨,三山渺茫。金宮瑤殿不可睹,惟有蜃樓龍室恍惚開中央。長鯨橫驅鳣鮪盡,赤螭翠虬紛騰驤。裸身窮發,一島萬里,累累焉若阜垤之麗太行。吁嗟乎,海之大兮涵穹蒼。游波狂駭傾地軸,天吳海若俱迷方。吞江茹湖,日月翕張。神怪躑躅,潢污混藏。豈比夫臺駘河伯守細流與勺水,委瑣局蹐徒惴汗于望洋。我將東游歷東極,乘濤鼓翼凌天梁。天梁偃蹇不可涉,蒼龍失馭中彷徨。道逢豪士東吳子,飄然霞袂青霓裳。廣頤豐下倚長劍,徒步直擬窺東皇。探虛拊危意未息,慷慨似恨河無航。愧余歸來不能將,陸離劍佩空文章。異時期子游八荒,翩翩并跨丹鳳凰,滄溟咫尺回天翔。
駐馬尋幽勝,沖泥引興長。名園開綠水,家學富青箱。傾蓋無新故,班荊慰異鄉。繞池花歷亂,貼檻芰浮香。郭舍壺中術,嵇生竹下觴。傳芬驚萼棣,滿座見琳瑯。叔度波成頃,陳思賦儗檣。歡呼同放傲,痛飲任疏狂。促膝嗟何晚,臨岐憶不忘。君應憐去住,吾自愧昂藏。
層巖凌北斗,東望俯蓬瀛。為有三珠樹,長留子晉笙。
憶起兒時多傲氣,夢中正告羲之。書壇獨占不相宜。有人能奪席,無汝不鐫碑。幾十春秋何所得,但求變法新奇。今當去傲學真癡。墨研三萬錠,筆禿八千支。
焦頭爛額死燈檠,衣袖頻頻拂不驚。幽暗幾多清寂處,不知何事苦投明。
半菽一瓢飲,懸鶉百結衣。蕭條鬼不瞰,聊可與同歸。
幼歲無真契,中年得偉人。傾懷當一面,投分許終身。燈火談玄夜,鶯花逐勝春。何時重一笑,胸次欲生塵。面目三年隔,音書萬里遙。宦途俱蹭蹬,日事各蕭條。志大謀常拙,身孤道易消。本無當世用,隱處會相招。俊氣輕天下,高情到古人。銜杯曼卿放,下筆老坡神。時論誰優劣,人材自屈伸。窮愁須理遣,不必淚沾巾。
瀑泉千百道,添作淚泉來。已罷奔飛雨,猶含噴薄雷。杜鵑啼未死,蝴蝶落還開。幾日墳門筑,頻悲宿草催。
生平牢落一儒衣,虛譽應慚長者知。主掌人文何事業,重煩青眼顧衰遲。
柯山通細履,幽步近青紅。送目無窮浪,吹花盡日風。馀生付沮溺,高論看夔龍。陳許春多雪,吾行亦欲東。寂寂池亭古,園荒草自春。東風獨游客,遲日未歸人。久雨眾山晦,初晴萬境新。長歌視天壤,高興不無人。
何人不擾擾,一棹獨蕭閒。天霽疏林外,乘流坐看山。
江山一梵宇,塵外幾仙家。日抱黿鼉窋,水通星漢槎。虛臺橫碧落,細路轉丹霞。且莫催留滯,中泉可試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