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君選陶子昭黃逢永春早過訪旋附婚船遄歸賦此寄之
江鄉久矣侍清詞,況是風光子夜時。
倒屣似迎春色至,回船真負剡溪期。
人歸蘇嶺聞鸞嘯,簫傍秦樓聽鳳吹。
春酒漸濃花漸好,重來同醉綠楊堤。
江鄉久矣侍清詞,況是風光子夜時。
倒屣似迎春色至,回船真負剡溪期。
人歸蘇嶺聞鸞嘯,簫傍秦樓聽鳳吹。
春酒漸濃花漸好,重來同醉綠楊堤。
在這水鄉我長久以來聆聽著高雅的詩詞,更何況此時正值風光旖旎的子夜時分。我熱情地出門迎接,好似迎接春色到來,可你卻乘船回去,辜負了這相聚之約。聽說你回到蘇嶺,如同聽到鸞鳥的清嘯;仿佛你在秦樓旁,伴著簫聲如鳳鳥和鳴。春酒漸漸濃郁,花兒漸漸美好,希望你能再次回來,我們一同醉在綠楊堤畔。
侍清詞:聆聽高雅的詩詞。
倒屣: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形容熱情迎客。
剡溪期:用王子猷雪夜訪戴逵,至門而返的典故,這里指相聚之約。
蘇嶺:地名,可能是友人所歸之處。
鸞嘯、鳳吹:形容美妙的聲音,也有美好之意。
秦樓:傳說中秦穆公為其女弄玉所建之樓,后泛指美人居所。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友人黎君、陶子昭、黃逢永春早來訪,后乘船匆匆回去,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創作于春天水鄉,當時詩人心境是既因友人來訪而喜悅,又因友人離去而有些許惆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情誼,特點是意境優美、用典巧妙、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深林幽徑出平原,野水新畬帶遠村。父老焚香瞻使節,禪僧開閣駐軺軒。綠陰匝地琴書靜,疊嶂連云草樹繁。夜夢九仙貽好語,登樓高興欲孤鶱。
至人超六合,造物期同游。飄飄無根蓬,蕩蕩不系舟。江河罔知返,日夕惟東流。鳴鳩爾何為,戶牖思綢繆。人生底用愁如織,朝看朱顏暮無色。何如生死兩忘懷,日月梭飛任交擲。君不見秦皇入海求方瞳,包括區宇摧群雄。沙邱辒辌鮑魚臭,一世萬世今何功。又不見班生投筆踰流沙,封侯萬里威遠加。玉門東望不可入,上書祈請心咨嗟。我生于人何所為,即死于人何所悲。烏鳶螻蟻何所苦,珠襦玉柙何所輝。不如生前賦詩飲酒放浪山水間,死與造物默默還同歸。
半編黃卷聊遮眼,一紙風騷苦噬臍。甘谷童功來世藝,千秋悵望落花蹊。
邈矣先生沒不忘,悠悠靡及此倫常。黃云紫水尋知己,碧院青松伴異鄉。夢繞朝暉依鳳闋,時因星變度龍荒。西風淚斷孤臣線,遐振千秋補舜裳。
老樹千年綴古苔,禽音一日囀千回。溪邊野草離披發,巖曲山花爛漫開。帶雨行云沉欲滴,彌煙回壑郁成堆。如斯好景幾人識,不為采薪誰肯來。
清川如玉抱前村,處士當年舊蓽門。破屋數間君莫笑,千秋大廈有云孫。
玩月山堂正喜晴,怪風吹雨忽無情。一尊傾倒初分夜,萬壑陰森直到明。摧偃忍看禾稼色,怒號驚訝海潮聲。來年預禱中秋節,莫更豐隆敗我盟。
家具一車輕,囊書與短檠。吏多難別意,人有去官情。帆影江沉寺,簫聲月到城。竹西尋舊業,煙雨綠蕪生。
重樓高揭楚云低,中有圖書護紫泥。子姓傳家開閥閱,山靈潛地守封題。蕓箱積架無殘蠹,月案研朱有降藜。恩寵自天光價重,鄴侯遺事豈能齊。
避世成仙豈怨秦,翠霞丹靄景長春。不因野水流花出,此地何由識晉人。
垣衣侵砌竹穿墻,日日蕭條氣運涼。急雨滿池鳴兩部,幽奇不獨水云鄉。
牛山兮鸮林,材充兮培深,彼藪澤兮大狝禽。于乎!窮檐短景兮身衰遐心。
天隨地老妾隨兵,天地無情妾有情。指血齧開云嶠赤,苔痕化作雪江清。愿從湘瑟聲中死,不逐胡笳拍里生。三月子規啼斷血,秋風無淚寫哀銘。
蟋蟀已在壁,煩暑猶未歇。離居感時序,憂端難斷絕。綠樹含微風,明河湛初月。念子行未歸,徘徊至明發。
選飯朝來不喜餐,御廚空費八珍盤。人間有味俱嘗遍,只許江梅一點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