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亭
一片沙明萬古秋,
半規月印兩眉頭。
無人不有關心事,
各自看山各自愁。
一片沙明萬古秋,
半規月印兩眉頭。
無人不有關心事,
各自看山各自愁。
一片沙灘在月光下明亮,仿佛承載著萬古的秋意,半輪月亮映照在像兩道眉頭般的山巒上。沒有人心中沒有牽掛的事,大家各自望著山巒,各自懷著憂愁。
沙明:沙灘在月光下明亮。
萬古秋:形容時間久遠,秋意深沉。
半規月:半圓的月亮。
兩眉頭:指蛾眉亭所對的山巒形狀像人的兩道眉毛。
蛾眉亭在當涂縣北二十里,面臨長江,與東西梁山相對,因梁山如蛾眉得名。詩人在此處看到眼前之景,聯想到人生的種種,觸景生情,寫下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詩人當時心境可能因資料有限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能感受到其內心的愁緒。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人們內心的憂愁。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用簡潔自然的語言表達深沉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著名,但以獨特視角展現了人們共有的愁緒。
先生拂衣歸柴桑,視時富貴猶秕糠。義心恥食易代粟,督郵于我何低昂。
狂與豪傾酒,饑腸共索詩。為梅成熱惱,除是把□醫。
玉甃蓮池春水平,小魚雙并錦鱗行。內中知是黃河樣,九曲今年徹底清。
金谷園中柳,春來已舞腰。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
吾祖肇文基,嚴親益大之。我承猶強勉,汝父僅支持。到汝應愈重,投艱實在茲。世途多偪側,振起是男兒。
陶令歸來不受官,黃花采采曉靈寒。悠然一見南山后,故向東籬子細看。
滿江烽火滿心寒,惹我連朝春夢殘。聞道滬濱兵不解,戰區豈忍細查看。
當年詞筆擅靈光,白首青袍厭舊行。曳杖少游行下澤,吹篪仲舉在長楊。庭前玉樹森蘭桂,闕下瓊花憶棣棠。笑指幔亭歸路近,鐵船高系白云鄉。
閑中一篆百花香。裊裊翠□□。低回宛轉何似,行路繞羊腸。深竹戶,小山房。雅相當。清心默坐,燕寢無風,永日芬芳。
不事王侯者,翛然鄭子真。開田谷口美,荷鍤白渠春。德化移鄉曲,聲光動搢紳。一時鐘鼎貴,磨滅彼何人。
棧道險復險,客懷愁更愁。萬山俱絕壁,一水不通舟。
禹域此橋壯,黃河爭怒濤。風沙千里曲,燈火一虹高。大勢中州變,論功舉國勞。憑欄知鐵用,今古事滔滔。
椎髻使來交趾國,橐駝車宿李陵臺。遙聞徹夜鈴聲過,知進六宮瓜果回。
樽前酹花神,詩因酒轉新。方知這奇事,不屬獨醒人。
蒼蒼落日時,鳥聲亂溪水。緣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