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何處商聲遞晚蟬,殘霞碎點白云邊。
三秋涼動愁先動,萬柄荷圓夢未圓。
系日無繩嘗扼腕,安心有術不關禪。
由他海上升沈月,只借荒洲一角眠。
何處商聲遞晚蟬,殘霞碎點白云邊。
三秋涼動愁先動,萬柄荷圓夢未圓。
系日無繩嘗扼腕,安心有術不關禪。
由他海上升沈月,只借荒洲一角眠。
從哪里傳來秋聲和晚蟬的鳴叫,殘霞如碎點散布在白云邊。深秋涼意襲來,愁緒先涌上心頭,眾多荷花凋零,可我的夢想還未實現。沒有長繩能系住太陽,我常為此扼腕嘆息,若想安心也并非依靠禪理。任那海上月亮升起落下,我只借這荒洲一角安睡。
商聲:古代五音之一,常象征秋聲。
三秋:秋季,這里指深秋。
萬柄荷圓:眾多荷花。柄,指荷莖。
系日無繩:比喻無法留住時光。
扼腕:用一只手握住自己另一只手的手腕,表示惋惜、憤慨等情緒。
安心有術不關禪:意思是讓自己內心安定的方法與禪理無關。
升沈:即升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情感來看,可能創作于詩人在人生中遭遇挫折、夢想未能達成之時,面對秋景,感慨時光流逝,從而寫下此詩以抒發內心的愁緒。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愁悶與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將情感融入秋景之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技巧。
春水照雙旌,迢遞襄陽道。王事重賢勞,喜君優智調。秦民多阻饑,嗷嗷望君飽。東風三月時,滿目鶯花好。襄陽諸女兒,妖艷驚年少。努力濟時艱,千金休買笑。
天地運陰陽,翕翕降甘澤。孤云一飛揚,民思纏云德。三事匪酬畀,堂蔑桂薪客。我有一寸心,煉作補天石。憑誰激火生,當道焚荊棘。靡靡行邁人,侯眾輿相識。欲倩彼筋力,載營我家室。徘徊重徘徊,嘆息復嘆息。
客□看山眼更明,前山獨露此峰清。云霄有路今非遠,廊廟江湖萬里情。
疏鐘出古殿,月上青林靜。鶴去海云深,龍歸泉石冷。秋高萬籟寂,此意竟誰領。定起下巖扉,裴回碧蘿影。
雪后空庭寂寞堂,奩臺曾試女兒妝。紅塵檢點應無憾,了斷生生生死場。
曉駕軺車出鳳城,柳花風煖繡衣輕。入閩料得無多路,不向征徒問去程。
韶光堪一笑,彈指忽成翁。老退閒都有,幽居感不同。格因孤拔瘦,韻到自然工。詩外無多慮,任翻青白瞳。人生花甲子,只是半光陰。山不費錢買,詩能隨處尋。清風常把臂,大事偶關心。稍待廿年后,煙霞分一襟。
起蟄蛟龍運厄陽,冤禽沉石海南香。可憐碧血殷花埭,記取他年牧馬場。
喚起赤龍耕玉池,鵲巢抱出鳳凰兒。且看火里蓮花發,十二樓前雪自飛。
法駕天臨五學初,曾聞重席絕諸儒。雍容久載從臣橐,晼晚猶分刺史符。不使高材陪鼎鼐,卻收清節傲江湖。賤生無地從巾屨,獨對遺篇想步趨。召節西來屬老成,乞身終欲返巖扃。新書未奏三千牘,舊說曾翻十二經。漢室首推施氏易,衛人端識孔悝銘。儒宗學府今誰輩,空使諸生記典刑。
積雨連朝喜晚晴,天開睥睨望邊明。水添沅澧新濤急,山洗黔巫宿瘴清。奉使每期三尺正,觀風快睹萬方平。霜臺永日多詩思,新筍兒孫次第生。
高門耀金碧,不如守蓬廬。華轂錯丹朱,不如乘蹇驢。文繡衣太牢,云門享爰居。溢恩伏殺機,隆禮與禍俱。禽獸憚為犧,人知乃不如。
俎上翁,受勒逼。俎上肉,烹何益。任烹若翁烹乃止,不然父子同日死。誰云帝欲烹而翁,胡寬還見營新豐。
東方正氣毓元身,夙稟春陽澤物心。應昴酂侯依漢日,騎箕傅說作商霖。地隆鼎鉉關三極,風動笙鏞葉八音。稽首君親同介壽,鄖山鄞水等高深。淳祐更弦第二春,順開黃道對昌辰。貔貅不動紅塵騎,鴻雁于歸青野人。千載龍云符氣運,一堂魚水會精神。地寒燕谷須鈞播,揮手東風造化仁。
淮陰聊覽勝,長劍倚寒汀。漂母祠何在,王孫草自青。假齊空有恨,滅楚可誰銘。一種蕭條色,秋風泗上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