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七夕
鉤簾借月,染云為幌,花面玉枝交映。涼生河漢一天秋,問此會、今宵孰勝。銅壺尚滴,燭龍已駕,淚浥西風不盡。明朝烏鵲到人間,試說向、青樓薄幸。
鉤簾借月,染云為幌,花面玉枝交映。涼生河漢一天秋,問此會、今宵孰勝。銅壺尚滴,燭龍已駕,淚浥西風不盡。明朝烏鵲到人間,試說向、青樓薄幸。
迢遞川原合,潮風大海通。
沙分村徑綠,波卷夕陽紅。
百戰威猶在,千年俗已同。
清高憑眺處,草木亦思巧。
兩兩陌頭羞翠黛,行行江上弄清漣。回頭分付初生月,夜送新妝到客船。
殷勤指點弄潮兒,偷著凝眸寄所思。怕泄同群諸姊妹,半遮香袖不教知。
懶看游人獨倚松,卻應目斷水溶溶。道人自分無情漢,休鎖雙蛾悵別容。
歸期總是無期。寄相思。
只在淡紅芍藥、白薔薇。
人如醉。空垂淚。立多時。
不覺隔簾涼透、一絲絲。
晝睡方濃向竹齋,柴門日午尚慵開。驚回一覺游仙夢,村巷傳呼宰相來。
中書兩入寇尚書,出鎮雄藩半載馀。棠樹陰中無訟聽,閑騎寶馬到茅廬。
問效馳驅事,君行我未行。
暫留非得已,相送倍關情。
落日秋聲壯,空江月色明。
蕭森三峽里,休聽夜猿鳴。
茲夜一何長,勁飆起平楚。
別君征虜亭,望君新林浦。
同云被鐘陵,密雪涂江滸。
蘭卮不共持,瑤琴待誰撫。
緘情詒所思,因之問蘅杜。
幾日暄寒候,渾如到嶺南。
岑岑無藥療,憒憒祇書耽。
雨止隅仍漏,鳶飛潦政涵。
君來得披豁,萬里散晴嵐。
奇才知遇感先皇,晚歲邅回徙瘴鄉。萬里嶺南余涕淚,千秋海外有文章。采風手校《居儋錄》,醉月心懸載酒堂。一事類公差不恨,七年供奉殿西廊。
要使天驕識鳳麟,讀公詩句氣無倫。豈期變法紛朝政,差免書名到黨人。修怨古聞章相國,推恩今見宋宣仁。過書舉燭明何在,削牘真慚舊侍臣。
劉子江南英,韻勝不友俗。
閉門誦詩書,戶外無來躅。
昔我寄匡山,巖扉屏幽獨。
君聞跨蹇驢,迢迢訪深谷。
忘懷去畦畛,結好比松竹。
浮云事忽空,逝水難再復。
徒有篋中文,千秋成鬼錄。
秋成望澤意懸懸,駐輦山莊已數天。
雷送溪聲連夜雨,爐凝香靄潤鸞箋。
開襟漏報殘鐘曙,破夢茶敲活火煎。
半百無文惟自樂,頓教心地作清漣。
西風吹暮雨。正碧樹涼生,送君南浦。蟬聲帶殘暑。滿高林斜照,暝煙橫渚。
故鄉路阻。更秋入、江城雁渡。悵天涯、幾許閑愁,對酒共成羈旅。
休問功名何在,綠鬢吳霜,素衣塵土。離觴緩舉。收玉箸,聽金縷。
嘆凌云才調,烏絲闌上,省把清詩漫與。見洛陽、年少交游,倩君寄語。
夢入天門看春榜,榜中不記狀元名。
世間此夢真何夢,說到梁生似有情。
君持素履向朱門,五色云中見至尊。
且莫輕言天下事,須將風俗究根源。
霓裳一曲韻悠揚,
天上人間樂未央。
卻笑連宵烽火急,
三郎猶自捉迷藏。
記得紅樓那夕,別情恰比春濃。天涯飛絮各西東。癡魂扶倩影,和恨住眉峰。
舊曲桃根桃葉,似人畫里驚逢。羅衣心字一重重。幽蘭親采擷,無語怨東風。
水晶宮繞千家,卞山倒影雙溪里。白蘋洲渚,詩成春晚,當年此地。
行遍瑤臺,弄英攜手,月嬋娟際。算多情小杜,風流未睹,空腸斷、枝間子。
一似君恩賜與,賀家湖、千峰凝翠。黃粱未熟,紅旌已遠,南柯舊事。
常恐重來,夜闌相對,也疑非是。向松陵回首,平蕪盡處,在青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