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縣觀錢氏廟 其四
王伯規模有事功,
偏方乘間得爭雄。
彼時應笑人成敗,
覆轍爭知個個同。
王伯規模有事功,
偏方乘間得爭雄。
彼時應笑人成敗,
覆轍爭知個個同。
帝王諸侯有建立功業的規模,偏居一方的勢力趁機爭雄。那時他們應該嘲笑他人的成敗,卻不知自己也都重蹈了覆轍。
王伯:即王霸,王道與霸道,指成就王業或霸業。
事功:事業和功績。
偏方:指偏居一方。
乘間:趁機。
覆轍:翻過車的道路,比喻前人失敗的經驗教訓。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游覽錢氏廟時。錢氏家族曾在臨安等地建立割據政權,有過一時的輝煌。作者面對錢氏廟,聯想到錢氏家族的興衰,結合歷史上眾多偏居一方勢力的成敗,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揭示歷史上偏居一方勢力爭雄最終難逃失敗的規律。其突出特點是借古喻今,以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歷史哲理,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經典名作,但也反映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洞察。
天生百種愁,掛在斜陽樹。綠葉陰陰占得春,草滿鶯啼處。 不見生塵步。空憶如簧語。柳外重重疊疊山,遮不斷、愁來路。
清池過雨涼,暗有清香度。縹緲娉婷絕代歌,翠袖風中舉。 忽斂雙眉去。總是關情處。一段江山一片云,又下陽臺雨。
顧渚吳商絕,蒙山蜀信稀。千叢因此始,含露紫英肥。
初映鉤如線,終銜鏡似鉤。遠澄秋水色,高倚曉河流。
激曲縈飛箭,浮溝泛滿卮。將來山太守,早向習家池。
不資冬日秀,為作暑天寒。先植誠非鳳,來翔定是鸞。
雨合飛危砌,天開卷曉窗。 齊平聯郭柳,帶繞抱城江。
夾岸凝清素,交枝漾淺淪。 味調方薦實,臘近又先春。
疏鑿徒為巧,圓洼自可澄。倒花紛錯秀,鑒月靜涵冰。
噴日舒紅景,通蹊茂綠陰。終期王母摘,不羨武陵深。
巖巉雪中嶠,磊落標方嶠。 勿為枕蒼山,還當礎清廟。
繚繞緣云上,璘玢甃玉聯。高高曾幾折,極目瞰秋鳶。
空門不肯出, 投窗也大癡。 百年鉆故紙, 何日出頭時。
朝見花開滿樹紅,暮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別開洞壑翠微齊,蘿薜云深路轉迷。 一榻繁陰炎掃午,六秋巖畔足幽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