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袁時良司理二絕
白頭身落亂書叢,粗遣殘年不記功。乞得閑官歌楚些,始知君德被昆蟲。
人說篇章晚更雄,建安諸子未為功。今朝春草傳新句,昨夜燈花綴玉蟲。
白頭身落亂書叢,粗遣殘年不記功。乞得閑官歌楚些,始知君德被昆蟲。
人說篇章晚更雄,建安諸子未為功。今朝春草傳新句,昨夜燈花綴玉蟲。
白發蒼蒼的我置身于雜亂的書叢中,勉強打發著殘年,不再計較功勞。求得個清閑官職來吟唱楚辭,才知道君主的恩德連昆蟲都能覆蓋。人們說文章到晚年更加雄渾,建安時期的那些文人也算不得有大功績。今天早上傳來如謝靈運‘池塘生春草’般的新詩句,昨夜燈花就像點綴著玉蟲。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粗遣:勉強打發。
楚些:指楚辭,“些”是《楚辭·招魂》句尾的語氣詞。
被:覆蓋,恩澤普及。
建安諸子:指東漢末年建安時期的文人,如“建安七子”等。
春草:化用謝靈運“池塘生春草”的典故,指清新自然的詩句。
玉蟲:燈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晚年,擔任閑職,生活相對閑適??赡苁怯讶嗽瑫r良司理有詩相贈,詩人依韻和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友人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一是表達詩人晚年看淡功名的心態,二是贊揚友人文章的雄渾清新。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交流方面,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唱和的雅趣。
道人清絕在中宵,清絕因何生寂寥。最愛讀書窗外雨,數聲殘剩過芭蕉。
春陰正無際,獨步意如何。不及間花草,翻承雨露多。
海水群飛百丈高,同君城上擁弓刀。戰瘢莫共燈前看,恐惹霜華上鬢毛。
過眼流年又涉虛,了知天地等籧廬。后來世事三春夢,前此閒愁一夕除。未靜風塵羞肉食,忽驚梅柳憶山居。燈前強和陽春曲,醉拂云箋任草書。
寫出老僧,形容可憎。秋生眼角,雪點眉棱。胸次有丘壑,口頭無葛藤。功忘自據菩提座,照盡誰傳般若燈。借光施設,恰恰相應。
修埼當窗水蔚藍,維摩無地托云龕。風流剩有秦淮海,野菜平分一粟庵。
萬壑千巖,中有佳城,郁郁蔥蔥。孤舟相地,來去吳淞綠縐。陟崎嶇、莫問牛眠,營高敞、徑登龍首。恰有自、娥江風邈,夐哉滂母。生是名流清胄。合藏在石室,望如山斗。更有彌甥,宅相差為不負。索茅以、丙舍三閒,積畫叉、圭田五畝。誰守料、仙軿歸去,墓門重叩。
平明無數六花飄,氣象崔嵬變一朝。落勢孤城圍不盡,寒威窮巷著偏饒。臨衣未拂還成舞,近燭才看早覺消。散稱少陵吟白發,更逢太白跨鯨腰。
建牙非稱冢司官,正是宸襟注意安。即日太平歸輔翼,侍祠重陟岱宗壇。
山根下浸水茫茫,金碧樓臺出上方。好似廬山三石寺,瀑泉云錦掛飛梁。
不羨驚凡目,寧辭澗壑濱。古枝橫臥水,香雪遠尋人。冒臘垂垂發,迎春故故新。徑須愁遽別,邂逅且相親。
左右賢分舊列疆,甘泉遞覲拜天章。自從璽紱皇朝授,不是當年犁汗王。
我取友兮得山姑,春雨春風沙土蘇。山粗屨綻不皴腳,祗恐叉頭罥花落。拜蘋婆,揖菜娘,所思兮豈可忘,苦楝風高須索防。
樂天唐詩杰,子瞻宋文豪。平生宦游事,山水遺清高。何人繼芳躅,保障心思勞。坐令百折堤,土木連平皋。雖無百年固,已足千金牢。茫茫蕩游子,醉謔空呶呶。
開歲頻風雨,清明氣始和。游山書半廢,耽酒睡常多。客去孫登嘯,牛疲寧戚歌。馀生猶有幾,盡底付漁蓑。雅意元知止,遄歸喜遂初。久閑棋格長,多病釣徒疏。漬藥三升酒,支頭一束書。兒曹看翁懶,切勿厭蝸廬。忽忽年光逝,悠悠世事非。曉猶明績火,晝永啟漁扉。施食禽魚熟,疏溝杞菊肥。寂寥何所嘆,父子自相依。獨往成初志,安居謝世紛。名書硬黃紙,古硯熨焦紋。雨作占琴薦,風來散鷺群。豈無朝市事,塞耳未曾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