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上觀察金長真先生
當時懸瓠城頭,經過已切登龍愿。一星忽到,三吳重地,藉公司憲。
建業旌幢,廣陵笳鼓,歡聲騰遍。更庾樓鄭驛,錦袍銀燭,高會盡,東南彥。
伏謁敢辭疏賤。況盈盈、鄂君舟便。亂帆吼雨,西風跋浪,珠飛雪濺。
聞說平山,歐陽舊跡,畫堂重建。愿從公之后,闌干醉拍,眺秋江遠。
當時懸瓠城頭,經過已切登龍愿。一星忽到,三吳重地,藉公司憲。
建業旌幢,廣陵笳鼓,歡聲騰遍。更庾樓鄭驛,錦袍銀燭,高會盡,東南彥。
伏謁敢辭疏賤。況盈盈、鄂君舟便。亂帆吼雨,西風跋浪,珠飛雪濺。
聞說平山,歐陽舊跡,畫堂重建。愿從公之后,闌干醉拍,眺秋江遠。
當年在懸瓠城頭,就已懷著拜見您的熱切心愿。您如一顆明星忽然來到三吳這重要之地,憑借您的監察之職治理這里。建業有您的旗幟儀仗,廣陵有您的笳鼓之聲,歡呼聲傳遍各地。還有那庾亮樓、鄭莊驛般的高雅聚會,身著錦袍,手持銀燭,與會的都是東南一帶的才俊。我冒昧前來拜見,怎敢推辭自己的疏陋低賤。況且如今有這如同鄂君船般的便利機緣。江面上亂帆在雨中呼嘯,西風掀起波浪,水珠如飛雪飛濺。聽說平山堂,有歐陽修的舊跡,如今畫堂重新修建。我愿追隨在您身后,醉拍欄桿,眺望那秋江的遠方。
懸瓠城:古城名。
登龍:比喻得到有名望者的接待和援引。
司憲:指監察之職。
建業:今江蘇南京。
廣陵:今江蘇揚州。
庾樓:東晉庾亮鎮武昌時,曾與僚屬登南樓賞月。
鄭驛:漢鄭當時好賓客,在長安東設立驛舍接待賓客。
鄂君舟:鄂君子皙泛舟河中,榜枻越人擁楫而歌,鄂君與之同舟。
平山:指平山堂,在揚州,為歐陽修所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詞中可知金長真先生到三吳任職,受到當地民眾歡迎,舉辦高雅聚會。詞人可能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懷著對金長真的敬仰而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對金長真先生的贊美和追隨之情。其特點是用典豐富,營造出宏大的場景和歷史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交和文化活動。
自無簪組分,結屋近苔磯。夜月懸孤艇,寒潮入半扉。溪山曾無趣,魚鳥已忘機。為問青云者,誰能忍布衣。
云卷清秋畫角悲,梧桐滿地月明時。斜穿翠葉通銀井,化作金波落硯池。青女喜驚烏鵲夢,素娥偏惜鳳皇枝。故人有約來何暮,獨立云階影漸移。
虛名羈我未能歸,羞見冥冥一雁飛。拜掃松楸定何日,不堪雙淚對君揮。
遮寒破衲雪蒙頭,笑我浪懷千歲憂。解下腰包只如此,亦無莫莫與休休。
萍蹤十載寄江湖,空涉風濤負壯圖。此日紅蓮欣共賞,昔年白璧悔重酤。功名隨分心常泰,勢焰薰天骨亦枯。還約中秋同玩月,九龍山下候車徒。
東皋南畝雨新晴,杏花欲開菖葉生。田婦蒸藜來午餉,鄰翁荷鍤趁春耕。烏犍引犢村村出,布谷催人處處鳴。歸與兒孫共閒夜,一窗燈火讀書聲。
平生好幽勝,所至窮躋攀。今朝銜使命,偶此登名山。縈回小洞底,豁然異塵寰。蒙茸竹云細,蕭颯花雨寒。下有千尺流,晝夜聲潺湲。巍巍大金仙,坐鎮石壁間。歲月知幾何,苔蘚生斕斑。古今一幻泡,等是何足嘆。我來愜清賞,又得半日閑。振衣起林麓,笑逐孤云還。
紅葉鋪霜撼御階,繡蓮塵蹴襯羅鞋。袖沾鶯翅調簧語,墮卻銜翹入鬢釵。驕馬金籠藉草歸,翠鸞屏曲染紅霏。憑欄山色春風里,喚得鶯兒燕子飛。
半生游宦鬢毛霜,依舊圖書對曉窗。卯酒一杯春日暖,臥聽鳴櫓下清江。
陶鼎輕明怯遠行,竹壚體制尚彭觥。江南新樣今如此,廚下饞童作么生。鼎涌翠濤知火候,幾消紅雪沸湯鯖。彌明正自多言語,好在劉侯莫浪爭。
慧燈溥照人幽隱,心秤能權物重輕。士子比之常相國,吏民道是蔡端明。來時稻蟹非常熟,去日琴龜作伴行。安得四方皆結輩,蒼黔開眼看升平。十行禮促歸荷橐,五朵云飛墮草廬。西北戰塵鋒銳甚,東南民力磬懸如。帝開宣室初前席,公憶康山舊讀書。問訊少君無恙否,衰殘久不奉雙魚。
北苑今仍在,南宮奈老何。青山解浮動,端為白云多。雨過蒼苔石,云生野岸泉。幽懷春冉冉,稚子秀娟娟。鐵石馀生色,冰霜作曉妍。春雷明日起,何處尚龍眠。昔過筼筜谷,鉤衣石角斜。儗尋龍作杖,拾得上天槎。黃金千瑣甲,雕玉六簾鉤。雨送鴛鴦夢,煙籠翡翠愁。娟娟生玉潤,楚楚作金聲。羽扇迎風定,羊車過月明。峽口春云重,江南夜雨多。水深桃葉渡,風急《竹枝歌》。平陸蒼龍起,近山生遠煙。前村三萬頃,明日水平田。莓苔生石路,翠竹自交加。不惜青鞋濕,臨流踏白沙。昨夜采樵去,偶逢三尺枯。山人不到海,不識是珊瑚。
一雨暮何急,孤眠宵未央。疾雷翻暗壁,落電轉空梁。勢極千山動,光還萬里長。天威終不測,魑魅可潛藏。
夜將大夢許人心,深寐亂流中不禁。白日戾風多黲色,秋原歌祭向悲音。繼而渾濁染伊水,怎以溫良求上林?是處囂塵連歲起,偶然思得雪花臨。
義不為臣何地留,偶逢秦事未全酬。幸教東海容高士,絕勝西山指暴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