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回 南岳寺大悲閣上看玉蘭花用清真詞韻
春山淡冶如笑,風光鮮潔。梵閣斜盤碧磴,恰千點瓊葩,瓏瓏才結。
花明玉凈,小斗山窗鶯語滑。憐少室、珠樹輕分,天花無著姿清絕。
想只有、山間白月。還記省、鬘陀根節。誰伴深林清苦,只幽澗蘭心,亂崖石發。
孤情絕照,古寺誰曾經浪折。半檐花,千嶂瀑,看煞難分別。
春山淡冶如笑,風光鮮潔。梵閣斜盤碧磴,恰千點瓊葩,瓏瓏才結。
花明玉凈,小斗山窗鶯語滑。憐少室、珠樹輕分,天花無著姿清絕。
想只有、山間白月。還記省、鬘陀根節。誰伴深林清苦,只幽澗蘭心,亂崖石發。
孤情絕照,古寺誰曾經浪折。半檐花,千嶂瀑,看煞難分別。
春日的山巒淡雅秀麗如美人含笑,風光清新潔凈。佛寺的樓閣斜靠在碧綠的石磴上,恰好有千萬點如玉般的花朵,剛剛玲瓏地結成。花朵明麗,質地純凈,在小窗旁與黃鶯清脆的啼鳴聲相互映襯。憐惜這如同少室山的玉樹般的花朵,輕輕分開,好似天花不著痕跡,姿態清雅至極。想來只有山間的白色月光,還記得這花的根源。誰來陪伴這深山里的清幽與清苦呢,只有那幽澗中如蘭的心性,亂崖上的石發。孤獨的情懷,超凡的映照,古寺中誰曾經歷過隨意的攀折。半檐的花朵,千嶂的瀑布,讓人看得癡迷,難以分辨。
淡冶:淡雅艷麗。
梵閣:佛寺的樓閣。
碧磴:綠色的石級。
瓊葩:玉般的花朵。
瓏瓏:明潔的樣子。
少室:山名,這里借指如玉般的花。
珠樹:傳說中的仙樹,這里形容玉蘭花。
天花:佛教語,天界之花。
鬘陀:花名,這里指玉蘭花的根源。
蘭心:比喻如蘭般高潔的心性。
石發:一種藻類植物。
浪折:隨意攀折。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詞中描繪的南岳寺大悲閣上看玉蘭花的情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游覽南岳寺時,被玉蘭花的美所觸動,結合深山古寺的清幽環境,有感而發創作此詞。當時或許心境寧靜,對自然之美和高潔品質有所感悟。
這首詞以玉蘭花為主題,描繪了其清雅姿態和深山環境,主旨是表達對美好事物和高潔品質的贊美。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優美。在文學上展現了作者較高的藝術表現力,為詠花詞增添了一抹亮色。
殷勤此別幾時還,結足應須巖洞間。
卒歲在家貧亦好,何人似我老來閑。
九天使者邀歸艇,五岳丈人分半山。
已是南回行腳了,歸休穩坐聽潺湲。
聞說沙溪上,分明似渭川。
重山照華屋,萬竹遶清泉。
遣餽知相憶,登門未有緣。
一樓先月景,想像在吟邊。
句曲山頭白鶴飛,遙憐彩棒正宣威。
仙家有喜迎仙吏,客路無塵點客衣。
月澹郊原從犬臥,秋高籬落任雞肥。
子真東野齊名在,莫向西風苦念歸。
怪石倚空碧,傳有神仙跡。
元放古來游,孝先舊曾歷。
山前無斷碑,往事杳難覓。
麻姑去不來,青鳥無消息。
凜凜北風勁,行行西路賒。
人情甘淡薄,世事苦參差。
酒易逢知己,詩難遇作家。
林間數點雪,錯認是梅花。
男邦養士擬侯邦,師帥寧分彼一方。
明辨正須煩幕府,作成庶不異州庠。
紫金山迥連三島,甘露樓高俯八荒。
六代豪華猶在目,停橈毋惜小徜徉。
田家繭栗犢,小小可憐生。
未試一犂力,俄遭五鼎烹。
朝來占食指,妙絕此杯羹。
口腹為人累,終懷不忍情。
妙年故府接英游,盍上周行展壯猷。
再命去天仍不遠,此心于世澹無求。
奏功僅許臨巖邑,投老才能貳大州。
總為當時人物惜,于公行止一虛舟。
尚記僑居憶故園,俄聞華屋聳榱椽。
連檣大舶回前浦,皓齒清歌出廣筵。
得喪已齊身外物,安閑自樂性中天。
岳莊原上歸全處,手種松杉起綠煙。
行盡白云際,乘槎過水西。
稻田秋后雀,茅舍午時雞。
野飯自不惡,村醪亦可攜。
聞鐘欲投宿,何處是招提。
一丘一壑自逍遙,莫怪山人索價高。
是處園林可行樂,同來賓客不須招。
臨風桃李花狼藉,照水樓臺影動搖。
歌舞不容人不醉,樽前方見董嬌嬈。
汲井漱殘酒,行吟到夜分。
一軒清似洗,萬籟寂無聞。
風送迎秋雨,天收翳月云。
雞鳴庭戶白,人事又紛紛。
太守能延客,茲堂為我開。
清池照窗戶,列嶂帶樓臺。
剔蘚觀題字,披榛欲訪梅。
城根數株石,曾識范公來。
老夫腳病瘡,閉門作僧夏。
麥面不療饑,冬衣猶未卸。
喜讀吳融詩,窮愁退三舍。
無因暗投璧,有味倒餐蔗。
冥搜琢肺肝,苦吟忘晝夜。
工夫到深處,非王亦非霸。
慷慨成夫志,勤拳教子功。
母儀當世則,婦道古人風。
象服宜偕老,魚軒忽馭空。
惟余千字碣,光照夜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