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戊午中秋同既庭賦
舉觴浮皓魄,何故向、客中圓。只斫月吳剛,登樓王粲,一樣難眠。
長安。金波萬頃,盡六宮、三市浸其間。天上桂輪晶餅,人間玉臂云鬟。
年前。曾在馬鞍山。半醉恰憑欄。對丹崖翠瀑,狂歌曼嘯,漏盡才還。
誰憐。萍蹤無定,又天街、攜手共君看。今夜鳳城雙闕,素娥分外嬋娟。
舉觴浮皓魄,何故向、客中圓。只斫月吳剛,登樓王粲,一樣難眠。
長安。金波萬頃,盡六宮、三市浸其間。天上桂輪晶餅,人間玉臂云鬟。
年前。曾在馬鞍山。半醉恰憑欄。對丹崖翠瀑,狂歌曼嘯,漏盡才還。
誰憐。萍蹤無定,又天街、攜手共君看。今夜鳳城雙闕,素娥分外嬋娟。
舉杯對著明月,為何要在我客居他鄉時如此圓滿。那砍月的吳剛,登樓的王粲,都一樣難以入眠。長安城中,月光如金波萬頃,將六宮三市都浸在其中。天上是皎潔的月亮,人間有美麗的佳人。去年,我曾在馬鞍山,半醉著憑欄。面對丹崖翠瀑,狂歌長嘯,直到更漏將盡才回去。誰能憐惜我行蹤不定,如今又在京城天街與你攜手共賞明月。今夜京城的宮殿前,月亮格外皎潔美好。
舉觴:舉杯。皓魄:明月。
斫月吳剛:傳說吳剛被罰在月宮砍桂樹。
登樓王粲:王粲曾作《登樓賦》,抒發思鄉和懷才不遇之情。
金波:月光。
六宮:古代皇后的寢宮,這里泛指宮廷。三市:指熱鬧的街市。
桂輪、晶餅:都指月亮。
玉臂云鬟:借指美人。
鳳城:指京城。雙闕:宮殿門前的望樓。
素娥:嫦娥,代指月亮。
“戊午”為具體年份,作者在中秋佳節客居他鄉,與友人既庭一同賞月有感而作。當時可能處于社會相對穩定時期,但作者自身漂泊不定,在中秋團圓之際更添思鄉等復雜情感。
這首詞主旨圍繞中秋賞月,抒發客愁與對過往的懷念。其特點是將天上與人間、今與昔結合,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展現了作者在中秋題材創作上的藝術特色,豐富了此類詩詞的表達。
園中種樹多桃李,每到開時不及看。但愿花神長入思,芳情豈必在憑闌。
朱簾下瞰梅花發,百尺梢頭掛玉鉤。人在半天攀玉蕊,山如方丈接瀛洲。曾留深夜乘鸞女,相對誰家卻月樓。將此層軒擬東閣,正緣詩興似揚州。
布谷不耕不穡,巧婦無褐無衣。提壺不可挹酒,絡緯寧來貿絲。蜾蠃堯舜父子,鴻雁魯衛弟兄。斗蟻滕薛爭長,狎鷗晉鄭尋盟。
玉露催黃葉,金聲起素商。乍能消酷暑,翻自怯新涼。多病慚司馬,全生愧牧羊。有懷殊不寐,真覺夜能長。
家慈乖白病添臞,相見頻煩問起居。行畏地崎扶有杖,舍違江遠食無魚。交游眼底誰知己,寂寞城南一草廬。幾度憑軒重懷感,似君高誼世應疏。
仗策轅門日,才猷著契丹。是非天意在,得失我心安。寵極承新命,時來復舊官。佇看龍種盛,色別似云攢。
南風攬轡過中州,陽翟名邦得縱游。彩鳳臺空芳草合,黑龍潭靜淡煙收。馬經穎水清無跡,路繞黃山翠欲流。眺望幾回情未已,遠空云影自悠悠。
夾路橋邊看黛色,丁家樓上對黃昏。到窗風雨光搖燭,拍岸蘆波響聒門。桔罷野農群腹鼓,枻歸游子亦眉掀。短蓑欲理江門釣,箬老溪頭一問源。
國香零落佩纕空,芳草青青合故宮。誰道有人和淚寫,托根無地怨東風。
岸頭柳色近鵝黃,絲短那堪別恨長。寄語東風休作態,天涯到處斷人腸。
香風送上木蘭船,水映紅妝更可憐。西子錦帆遙出浦,趙姬新曲正懷仙。煙銷菡萏偏能語,沙媛鴛鴦不獨眠。日暮輕橈徐轉去,紫騮多在綠楊邊。
蝶舞梨園雪,鶯啼柳帶煙。小池殘日艷陽天,苧蘿山又山。青鳥不來愁絕,忍看鴛鴦雙結。春風一等少年心,閑情恨不禁。
榴雨初收午日晴,九天開宴集簪纓。森森劍佩環龍袞,裊裊笙歌奏鹿鳴。酒進黃封金瀲滟,花簪烏帽翠輕盈。百僚感戴歡何極,拜舞金鑾謝圣明。
天許忙中得暫閑,春來未肯負青山。荼蘼架上花聲碎,楊柳池邊絮影團。云作態,水凝寒。高峰喜看少年攀。相攜十里煙蘿路,卻在晴光映照間。
臨水身常潔,依林竹自青。悟言時論道,觴詠等傳經。閱世今由昔,隨人醉復醒。所欣天地大,容我謁蘭亭。通道皆陳跡,何勞問短脩。群賢知可樂,美意恐難酬。愧我心猶競,停杯水尚流。誰同觀宇宙,俯仰已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