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居雜句五首
吳江橫絕斷云間,白鳥歸飛去不還。煙樹青連越王國,暮潮聲過海門山。
湖光山影入樓明,曉色催人夢自驚。畫棟去天無一握,青山銜月恰三更。
上方重閣亂山前,噴雪跳珠日夜泉。暫借小樓聽雨睡,更攜官焙與僧煎。
五月江南煙雨時,吳儂初喜餉楊梅。綠枝紅雨連山暗,應似瀘戎摘荔枝。
人間第一東南郡,天上飛來碧峭峰。更乞老僧雙不借,為君穿盡玉玲瓏。
吳江橫絕斷云間,白鳥歸飛去不還。煙樹青連越王國,暮潮聲過海門山。
湖光山影入樓明,曉色催人夢自驚。畫棟去天無一握,青山銜月恰三更。
上方重閣亂山前,噴雪跳珠日夜泉。暫借小樓聽雨睡,更攜官焙與僧煎。
五月江南煙雨時,吳儂初喜餉楊梅。綠枝紅雨連山暗,應似瀘戎摘荔枝。
人間第一東南郡,天上飛來碧峭峰。更乞老僧雙不借,為君穿盡玉玲瓏。
吳江橫亙在斷云之間,白色的鳥兒飛去不再歸還。煙霧籠罩的樹木與越國故地相連,傍晚的潮聲越過了海門山。湖光和山影映照得樓閣明亮,清晨的天色把人從夢中驚醒。華麗的樓閣離天近在咫尺,青山銜著月亮正好到了三更。山上的重閣在亂山之前,泉水如噴雪跳珠日夜流淌。暫且借這小樓伴著雨聲入睡,再帶著好茶與僧人一起煎飲。五月的江南正是煙雨時節,吳地百姓開始高興地送楊梅。綠色的樹枝和如紅雨般的楊梅使山巒都暗了下來,應該就像瀘戎地區采摘荔枝的景象。這里是人間第一的東南名郡,仿佛天上飛來的碧峭山峰。再向老僧借雙草鞋,為你踏遍這如美玉般玲瓏的山水。
吳江:水名。
白鳥:白色羽毛的鳥。
越王國:指春秋時越國舊地。
海門山:山名。
畫棟:有彩繪裝飾的棟梁。
一握:一把,形容距離近。
上方:指佛寺。
噴雪跳珠:形容泉水飛濺的樣子。
官焙:官府制作的茶餅。
吳儂:吳地的人。
餉:贈送。
瀘戎:古族名,這里泛指西南地區。
雙不借:草鞋。
玉玲瓏:形容山水的美妙。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江南地區游覽或居住時,被當地的山水風光、民俗風情所吸引,從而創作了這組詩來記錄所見所感。
這組詩描繪了江南的山水風光、民俗場景,展現了江南的美麗與獨特。其藝術特色鮮明,在寫景抒情方面有較高成就,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和自然的敏銳感知。
雙闕翚飛紫蓋高,日華云影映松濤。萬年青擁連枝橘,千葉紅開并蒂桃。仗以玉龍銜寶玦,佩將金兕錯銀刀。乍晴風日欣妍美,闔殿齊穿御賜袍。
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白云生處一僧還,清磬泠泠杳靄間。蜂采野花歸洞窟,鹿尋芳草過溪灣。眼前往事真成夢,身外浮名得自閒。吾愛吾廬春睡足,逢人漫說畏途艱。
海色涵天碧,金波湛玉壺。山河同影幻,上下合空無。圓覺名方定,真如道豈殊。盧敖一回首,照水弄玄珠。
高臥何如百尺樓,春生池草亦忘憂。管寧若傲先浮海,龐德惟知不入州。窺果石林猿和嘯,看花樵徑鹿同游。埋名深畏山猶淺,休道青門有故侯。
明湖落天影,澹澍古城邊。春風艷陽月,滿鏡百花然。
曉窗晴哢丁寧語,晚樹幽花委曲香。散策尋春不知遠,片云作雨度回塘。
金鑰魚司夜,瑤箏雁列春。后庭通綺閣,清路接芳塵。同備三千數,誰辭第一人。君王壽萬歲,行樂此時均。
自移紅藥繞闌栽,粉膩香嬌逐旋開。且與幽人充近侍,莫教風雨苦相催。
縹緲仙都掛碧空,石門飛瀑亂云中。他時倘為名山出,雙屐巖前候謝公。
囚室難眠夜漫長,愁聽風雨正敲窗。胸溫癡女夢中暖,懷念妻兒衾被涼。十載飄零常落魄,一家離散幾回腸。中年尚有豪情在,敢向枝頭傲雪霜。
萬里長江東入海,千年高臺今尚在。當時誰道鳳凰來,覽德何人足相待。鳳聲悠悠梧葉空,謫仙文采流長虹。跨鯨一去不復返,后人欲語羞雷同。海上三山渺何許,群仙騎鳳隔風雨。登臨空詠謫仙詩,白鷺斜飛過秋浦。
流水高山本闃音,天涯芳草自難尋。郢人已逝莊周噤,誰撫無弦日月琴。
玉堂學士筆如椽,紈扇新題到海邊。記得鳳池春宴罷,紫毫香露灑銀箋。
如豆煤燈四照微,獸嗥蟲語動蓬扉。沉思往事唯枯坐,默詠雄詞欲奮飛。楊意未逢徒自惜,梁鴻已竄不須歸。皇天隆物無均與,祇許流螢放焰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