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壽吳母黃夫人五十
紅云飛一朵,鸞鶴下、叩真妃。是江夏無雙,吳公第一,兩好門楣。
相逢瑤臺擘脯,說蓬萊、清淺事依稀。興慶池頭命婦,鹿門山下賢妻。
恰依然椎髻牛衣。四十九年非。趁苕霅霜紅,洞庭水碧,茶崦漁扉。
回頭莫論舊事,記滿湖、燈火醉翁歸。坐上麻姑天姥,膝前謝瀹王微。
紅云飛一朵,鸞鶴下、叩真妃。是江夏無雙,吳公第一,兩好門楣。
相逢瑤臺擘脯,說蓬萊、清淺事依稀。興慶池頭命婦,鹿門山下賢妻。
恰依然椎髻牛衣。四十九年非。趁苕霅霜紅,洞庭水碧,茶崦漁扉。
回頭莫論舊事,記滿湖、燈火醉翁歸。坐上麻姑天姥,膝前謝瀹王微。
如一朵紅云飄來,有鸞鶴相伴落下,像是叩見真妃。她是江夏無雙的賢婦,吳公的賢妻,兩家都是好門第。在瑤臺相逢分食干肉,說起蓬萊海水變淺的事仿佛就在眼前。她是興慶池頭受封的命婦,也是鹿門山下的賢妻。如今她依舊梳著椎髻,穿著粗布衣服?;厥走^往四十九年,有諸多是非。趁著苕霅的霜葉紅透,洞庭湖水碧波蕩漾,在種茶的山塢和漁戶的柴門前生活。別再回頭談論過去的事,記得滿湖燈火中醉翁歸來的情景。座中有如麻姑、天姥般的女仙,膝前有像謝瀹、王微般的賢孫。
紅云飛一朵:形容人到來如彩云般祥瑞。
鸞鶴:傳說中仙人的坐騎。
真妃:指仙女。
江夏無雙:稱贊黃夫人賢德出眾。
吳公第一:指其為吳公的賢妻。
門楣:指門第。
擘脯:分食干肉。
蓬萊清淺:傳說蓬萊海水會變淺,喻世事變遷。
興慶池頭命婦:指受封的貴婦。
鹿門山下賢妻:用龐德公妻隱居鹿門山典故,贊黃夫人賢德。
椎髻牛衣:梳著椎形發髻,穿著粗布衣服,形容生活簡樸。
苕霅:苕溪和霅溪,在今浙江湖州。
茶崦:種茶的山塢。
麻姑、天姥:神話中的女仙。
謝瀹、王微:指代賢孫。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是作者為吳母黃夫人五十壽辰而作,在當時可能是為表達對黃夫人的敬意與祝福,在社交場合中使用。
此詞主旨是為黃夫人祝壽,突出其賢德。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營造出美好意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祝壽詞的創作風格。
月宮清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 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坐愛清光好,更深不下樓。 不因逢閏月,今夜是中秋。
力不勝于膽,逢人空淚垂。 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 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漢旌旗。
有懷長不釋,一語一酸辛。 此地暫胡馬,終身只宋民。 讀書成底事,報國是何人。 恥見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俗眼難窺冰雪姿,終朝共詠小山詞。 此身依托同雞犬,他日升天莫棄遺。
錦筵花下飛鸎鵡,羅袖風前唱鷓鴣。 占得仙家詩酒興,閑吟煙月憶蓬壺。
殘日塞鴻高的的,暮煙汀樹遠依依。 此時回首情何限,天際孤帆窣浪飛。
尚未階軟翠流長,境靜蒲荷覺更香。 清坐小亭叢竹近,暫停團扇受風諒。
潑翁浮醅新釀熟,得霜寒菊始開齊。 養丹道士顏如玉,愛酒山翁醉似泥。 不惜蕊從蜂采去,尚余香有蝶來棲。 莫嫌學舍宮閑冷,猶得芳樽此共攜。 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枯時始見花。
倦倚吳門思泬寥,懷人清致詩滿瓢。 池塘芳草夢初斷,風雨落花魂正鎖。 一百五日寒食節,二十四浦春潮。 遙知藥圃曉經劚,舍后蘼添綠苗。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 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五月五日端午節,好事當陽難掩塞。 歸宗突出拄杖頭,閑禪野鬼俱消滅。 俱消滅,砌下寒泉忽倒流, 嶺上白云不敢白。
春夢怯。人靜玉閨平帖。睡起眉心端正貼。綽枝雙杏葉。重整金泥蹀躞。紅皺石榴裙褶??畈交帉ね惖?。玉纖和粉捻。
雁橫迥碧,漸煙收極浦,漁唱催晚。臨水樓臺乘醉倚,云引吟情閑遠。露腳飛涼,山眉鎖暝,玉宇冰奩滿。平波不動,桂華底印清淺。 應是瓊斧修成,鉛霜搗就,舞霓裳曲遍。窈窕西窗誰弄影,紅冷芙蓉深苑。賦雪詞工,留云歌斷,偏惹文簫怨。人歸鶴唳,翠簾十二空卷。
斜日明霞,殘虹分雨,軟風淺掠蘋波。聲冷瑤笙,情疏寶扇,酒醒無奈秋何,彩去輕散,漫敲缺、銅壺浩歌。眉痕留怨,依約遠峰,學斂雙蛾。 銀床露洗涼柯。屏掩得銷,忍掃茵羅。楚驛梅邊,吳江楓畔,庾郎從此愁多。草蛩喧砌,料催織、迥文鳳梭。相思遙夜,簾卷翠樓,月冷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