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望月有懷鄧秋枚書寄藤村老屋
此夕高寒憶上京,定知風景異幽并。
呼駝河水秋多夢,飛雁關門夜有聲。
未必白衣明主召,豈無藍谷故侯兵。
更誰共灑裴劉淚,月照邊烽占晉城。
此夕高寒憶上京,定知風景異幽并。
呼駝河水秋多夢,飛雁關門夜有聲。
未必白衣明主召,豈無藍谷故侯兵。
更誰共灑裴劉淚,月照邊烽占晉城。
在這個中秋的寒夜,我懷念著京城,料想那里的風景與幽靜的并州大不相同。呼駝河的秋夜充滿了夢幻,雁門關外的夜里傳來飛雁的聲響。不一定會有賢才被君主征召,難道就沒有像藍谷那樣的舊將之兵嗎?還有誰能和我一起像裴度、劉禹錫那樣灑下憂國之淚,月光照著邊境的烽火,籠罩著晉城。
上京:京城。
幽并:幽州和并州,泛指北方地區。
呼駝河:河流名。
飛雁關門:指雁門關。
白衣:古代平民穿白衣,后常指代未出仕的人。明主召:賢明君主的征召。
藍谷:可能指代有典故的地方或特定人物相關之地。故侯兵:舊將之兵。
裴劉淚:裴度和劉禹錫都是唐代有愛國情懷的人,這里借指憂國之淚。
邊烽:邊境的烽火,指戰事。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但從詩中對邊境戰事、賢才境遇的描寫推測,可能創作于國家面臨動蕩、局勢不安的時期。詩人或許身處邊境,目睹了邊境的蕭瑟和戰事的緊張,由此引發了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和憂慮。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表意,營造出雄渾蒼涼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局勢的關注。
買菱沽酒意欣然,中輟留為斗糴錢。
委巷屐聲駢雨后,破窗燈影飐風前。
在家兒女應饑瘦,久客衣裳盡穴穿。
忽憶厄陳如孔圣,感麟猶過從心年。
臥思身世事,無夜不更深。
脫難泅登岸,逃名影就陰。
樽中醉魯酒,弦外自陶琴。
詩就誰能賞,徒勞太古吟。
磴石梯飚俯去鴻,湖江左右海西東。
冥冥煙霧已難辨,杳杳樓臺猶未窮。
搖翠步蓮來陌上,褰紅指筍出輿中。
誰知夜靜狐貍吼,粉黛還如舊六宮。
凍雪猶凝滯,陰風欲怒號。
樹梢棲鳥墮,船底積冰膠。
孰匪焦先室,誰能范叔袍。
竟無霑醉策,足與苦寒鏖。
誤著儒冠玷甲科,休官重到舊沙河。
未妨緩步微行好,猶恐傍觀竊議多。
我輩相逢唯酒可,桃花如許奈春何。
雪兒人物今難得,一曲離騷醉自歌。
五月今年更索裘,窮山積雨冷于秋。
斯須變化真難料,宿昔沉綿幸少瘳。
老強讀書猶有益,貧因知道故無憂。
葵花零落渾閑事,且望田家早稻收。
荒城夜悄不聞更,小閣藏燈暗復明。
酒已半消詩未就,雪應欲下雨微鳴。
漫欣短晷回長至,轉覺前修愧后生。
歸與兒曹煮春薺,故應有味勝黿羹。
今沿古溯醉眉攢,堪轉輿旋老眼寒。
晝靜倚楹常獨立,夜深撫幾忽長嘆。
關張運去金刀絕,王謝聲沉玉樹殘。
欲淬筆鋒刳鬼膽,生冤死恨海漫漫。
可食不必駝峰肉,可居不必鴟尾屋。竹籬菜羹人得知,此中有士定不俗。
東里先生癯似鶴,閑門不受童蒙瀆。七弦琴外棋一枰,七星冠上巾一幅。
忽然一日紫陽虛叟來,暫肯朦朧開睡目。朝聞客子代穰侯,暮見河陽誅汧督。
居然鵬鷃自不齊,孰謂熊魚俱所欲。平生此老世人嫉若讎,至此方知夔一足。
無心敢徼失馬福,勿用小榮包大辱。富兒貴公百花盡,吾曹冷落如殘菊。
君不見老氏故書教我云,守雌守黑為谿谷。會當訪公更謀一大醉,幕天席地鼾臥無南北。
寒空雨止暫霏微,積漸隨風散亂飛。
夜氣直能欺毯纊,晨光不待啟窗扉。
兒童踴躍歡聲起,鳥雀摧藏過翼稀。
想見竹梢亞梅處,家人掃徑望予歸。
宦學因之當卜居,定能騎舫遍林湖。
遺編早已探千古,緒論何難奪萬夫。
近日人才愁閴寂,此君風味極芳腴。
香山老子閑無事,張丈殷兄或許呼。
幽林響欲滴,夜色始欲分。
扶桑定已紅,星象收其文。
尚復有飛鼠,撲擊空中蚊。
須臾兩滅跡,寂然藏紛紜。
鄰煙氣稍上,谷禽聲漸聞。
七月入伏末,未減炎暑熏。
皇后漏雨意,似閔黎庶勤。
此心誰予知,坐看南山云。
皓首厖眉話昔游,隙陰俯仰嘆如流。
萬山中遇驅骃轡,十載前同上鶴樓。
洚水余氓猶粥飯,潢池小丑更戈矛。
紛紛貪吏甚狼虎,盍與驅除絕后憂。
降原陟??敢嫌賒,風物元從僻處嘉。
晴日緩行果下馬,春山初試雨前茶。
野橋瀟灑泉如雪,石壁巉巖蘚自花。
剩欲移居此中住,便依詩老作鄰家。
追懷往者數賢侯,得得經營續續修。
依舊夜欄低北斗,幾番春絮委東流。
同游盡道山能好,半醉誰知我獨愁。
乃后吾徒身亦死,題詩更有昔人不。